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专家判断方法有6种,

“你说我这几天老是腰酸背痛,浑身乏力,晚上还经常会出汗,这是什么情况呢”?

“你呀,啥也别说了,你这就是典型的身体虚呀”!

“那是阴虚还是阳虚呢”?

说道这里,李先生说不上话了。每当人们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情况时,往往就会把问题归结于身体虚,但是这个虚有阴虚也有阳虚,你真的了解它们吗?

还有一点,如果没有分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的话,乱补一同,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最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那么,接下来咱也不卖关子,就给大家说说这个阳虚和阴虚的区别。

这个阴阳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中医的发展极其重要。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认识论,在这一点上来说,它是属于哲思的范畴。

后来,阴阳五行学说引用到了医学领域,成为了人们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说理工具,并成为指导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可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水和火,水属阴,火属阳。

最具有阴阳特征性含义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性,水性寒凉、下行、阴暗,属阴;火性温热、上腾、光亮属阳,所以相互对立的水与火最具有阴与阳的基本特征。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说一下这个虚。简单来说就是身体虚弱,但是在中医中这个虚却分为阴虚和阳虚。

当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了,人就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但是当人身体中的阴阳失衡,就很容易造成阴虚或者阳虚的情况,进而产生各种不良的症状。

接下来大家注意了,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来区分阳虚和阴虚。

阳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怕冷。

中医常说阳虚生外寒,说的就是当人有阳虚的情况时,就很容易产生怕冷的情况。当人体内的阳气衰微,就会使气血循环不畅,代谢功能也会相应地减慢;进而导致整个身体由于气血不足,产生的热量减少,不能温暖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

所以,人就会感觉特别怕冷。这个怕冷的症状是很多阳虚的患者都有的。

2、五更泻。

什么是五更泻呢?理解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就是半夜三点到五点之间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肾阳虚,进而不能温阳脾胃,而这个时候正是身体由阴盛转阳的时候,如果身体的阳气弱,很容易导致脾胃出现问题,就会相应的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因此,如果经常性地出现五更泻的情况,排除其它暂时性的肠胃问题后,我们可以考虑这是因为阳虚而导致的症状。

3、精神不振,胃脘寒冷。

如果经常性的胃寒,精神不振,同样是要考虑阳虚的可能。如果人的脾阳虚衰,则会影响人整体的代谢机制和功能,如果再食用一些寒凉的食物,而没有足够的阳气消解寒凉的话,就很容易会出现各种症状,进而造成人的精神萎靡等等情况。

如果有这样的症状,就要平时在生活中多注意饮食问题,不要食用寒凉的食物。

当然了,阳虚的症状还有很多,这里我主要挑出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给大家进行参考,下面再说一下阴虚的相关症状。

阴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五心烦热。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如果你经常性的感觉手心脚心胸口燥热,就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由于阴虚导致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及时调理了。

2、皮肤干燥,眼睛发干。

阴虚者往往体内津液不足,进而导致皮肤干燥,眼睛发干,并且还容易上火。当人体内的津液不足,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3、心烦失眠。

阴虚者内火攻心,常感觉胸口烦闷,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容易心惊失眠。晚上还会出现盗汗的情况,就是会突然惊觉自己出了一身的汗水。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就要当心可能是阴虚产生的问题。

那么,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些人疑惑了:我怎么这两种情况都有,是不是阴虚的同时还伴有阳虚呢?

你还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在接诊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就是阴阳两虚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理。

在这里呢,也给大家说个简单的方子,如果辩证使用得当的话,还是挺好的。

方子的名字叫做“地黄饮子”,也被称之为“地黄饮”,主要组成为:熟地,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麦冬,菖蒲,远志。

(注意:方子仅供科普使用,不做用药指导,切勿自行用药,若你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这个方子主要作用就是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也就是说阴阳补益同时进行。可以说是补阴阳比较好的方子。

当然了,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我们不论治什么样的疾病,都要秉持对症用药的原则,如果辩证错误,用药错误,就如标题所说的,可能没把病治好,反而又得了另外的疾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11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