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举让中药材变成致富良方

在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稍有能力或出路的年轻人甚至会选择进城购房安家……然而,在灵石县夏门镇峪口村却有这么一个人,出去闯荡一番后,看到家乡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前景,他将多年打拼的积蓄全部用于返乡创业,并带领全村乡亲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业,这个人就是王廷举,地地道道的峪口村村民,也是山西云茯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廷举在介绍中药材加工成的产品

近日,记者前往夏门镇峪口村采访这位创业者,途经山西云茯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看到低矮绵延的青色山峦间,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种植着菊花、柴胡等中药材,一排排整齐地向山的那边延伸。走进合作社院内,一个带着眼镜,挽着裤脚的男子正拿着手中的工具加工着刚回购来的龙骨药材,他就是此次的采访对象王廷举。

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

今年刚刚40岁的王廷举是土生土长的灵石县夏门镇峪口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深耕在中药材行业。凭借勤奋和机遇,他在太原稳稳地扎下了根。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药农与厂家的联系变得日益直接,使王廷举看到了靠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让农民致富的良好发展前景,思虑良久,王廷举选择了回到家乡,为他的父老乡亲们,开出了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的“良方”。

王廷举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懵懂少年时代的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考取了医学院校,年从学校毕业后,王廷举就一头扎进了自己感兴趣的药材行业,为了在药材行业能有一番成就,王廷举到处拜师虚心学习;为了创业,他使出浑身解数,期间开过药店、做过饮片批发、做过药材销售业务员。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成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药人,被太原市食药局授予“中药材鉴定优秀人才”等称号。

年回乡祭祖的王廷举和村里人闲聊,得知他们现在除了煤炭相关行业没有其它就业选择,很多人随着年龄增大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传统农业种植又收入微薄,不足以支撑家庭生活。

“听到这些,我觉得我可以利用我所掌握的知识,回到家乡带领着乡亲们在农村,以新时代农民的气魄来创办新事业,让父老乡亲们能富裕起来,过上美好的生活。”王廷举说。

山西云茯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年,回到家乡的王廷举注册成立了山西云茯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并流转了30余亩开始试种植瓜蒌、菊花等中药材,种植第一年,就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这让王廷举的信心大大增强,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也很快就步入了正轨。同时,“转型带动示范组织”“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先锋”“返乡创业杰出人才”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常言道:发展农业,一靠科学,二靠政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扶持力度,王廷举的合作社步入正轨以后,看着这么多的优惠政策,便有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的打算。

“如今县委、县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这是我们药农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抓紧机遇,我们的规模才能越来越大,才能富起来。”在仔细研究过县里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扶持惠民政策后,王廷举和村里有种植中药材想法的农户们说。年在县相关部门的扶持下,王廷举又发展了柴胡、黄芩、菊花、远志等中药材种植地余亩,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其他农户、合作社也种植了余亩中药材,当年就回购了各类中药材共计40余吨,为自己和其他农户带来了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村里的贫困户张秀娥说:“我也跟着廷举种植了些中药材,给我们带来的收入足够我们贴补家用,这比以往种玉米强多了。”

王廷举正在加工龙骨药材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王廷举又牵头建设了药材初加工厂,从此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仅只是中药材种植,还可以完成对中药材的分拣、清洗、晾晒、烘干、趁鲜切片等工艺,形成了“基地+农户+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说起中药材初加工厂对药农的好处,王廷举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经过对加工以后的中药材,能额外带来20余万元经济效益增值,在此基础上,有了中药材初加工厂以后,就业岗位也随之增加了,村里能有更多的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用于维持生活。“你说县里给了我这么好的政策,让我有了发展的机会,当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让乡亲们多些就业的机会。”王廷举对记者说。

传统行业也要有新思路

随着王廷举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取得的骄人成绩,王廷举肩上的担子也愈发重了起来。王廷举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虽然有不错的收益,但药材种植生产也有生长周期长、利益见效慢的特点。有不少农户因前期资金来源枯竭而对种植中药材望而却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廷举不断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药材种植研究当中。终于在理论结合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以短养长”的中药材种植新思路,很好地解决了农户种植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王廷举现场讲解中药材种植知识

经过实践后,周期性短的中药材结合周期长的中药材种植,确实能很好地解决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的困境。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户靠着种植中药材致富,王廷举主动和夏门镇政府沟通,组织中药材种植讲座,把这个新思路和自己平时种植中药材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了有种植意向的农户。面对农户们的褒奖,王廷举却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有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当然要分享给广大农户,只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扩大中药材种植的规模。”

王廷举还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不仅要有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是其药材质量、生态效益,这是广大群众治病的东西,在致富的同时不能忘了做人的本分。王廷举在种植和指导其他农户种植中药材时要求坚决不能打农药,要搞生态种植,农药残留会污染土地,会影响药材的品质,所以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化除草、套种防草防病虫害或者人力除草,用腐熟的生态肥料代替化学肥料,保证药材源头从我们这里就是“健康的”“绿色的”。   王廷举说:“我的家乡不仅养育了我,还给了我创业的舞台,让我们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下一步,我还要继续发展广大农户一起种植中药材,我的工作重心也将主要放在种植技术传授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回报家乡,让种植中药材成为更多人的致富‘良方’。”

(许越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10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