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医古文1

大众医学助手弘扬中医文化专注古中医学

您所阅读的此篇文章,为大众医学助手中医题库板块期内容,方便您的翻阅,祝您阅读愉快。

医古文题库

小计

阅读

提示

大众医学助手中医题库为收录中医全科的题库练习题,可在线阅读和打印阅读。每日更新内容已经收录大众医学助手图书馆内,点击进入   ┌ 间与语曰。()

  │ 不出三日必间。()

  │ 有间。()

  └ 君有疾在肠胃间。()

2、更

  ┌ 容貌变更。()

│ 更熨两胁下。()

  └ 太子起会,更适阴阳。()

3、病

  ┌ 人之所病,病疾多。()

  │ 太子何病?()

  │ 后五日,桓侯体病。()

  └ 病应见于大表。()

4、而

  ┌ 而何怪?(代词,)

  └ 不能若是,而欲生之。()

5与

  ┌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

  └ 观其志意与其病能。()《素问三则》

6、者

  ┌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

  └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7、许

        ┌ 当引某许。()

        └ 吐出三升许虫。()

8、故

        ┌ 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 此脉故事有胎。()

        │ 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 已故到谯。(特意地)

        │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扁鹊传》

        └ 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传》

9、去

        ┌ 成得药去。()

     │ 何忍无急去药。()

        └ 言久服去三虫。()

10、从

        ┌ 从取三升饮之。()

        │ 咳之所吐,非从肺来也。()

        │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

        └ 阿从其言,寿百余岁。()

11、所

        ┌ 所苦正同。()

     │ 长可尺所。()

        └ 使人手摸知所在。()

12、益

      ┌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

   │ 翁之医益闻。()

      └ 直谅多闻之益友。()

13、闻

      ┌ 闻翁言。()

   │ 翁之医益闻。()

      └ 声闻顿著。()

14、遇

      ┌ 皆无所遇。()

      └ 罗遇翁亦甚欢。()

15、良

      ┌ 良验。()

   │ 翁简慤贞良。()

      └ 彼,良医也。()《秦医缓和》

16、少

      ┌ 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 少长,从乡先生治经。()

17、一

      ┌ 至于一语一默。      ()

      │ 一断于经。         ()

   │ 一贫妇寡居病癞。()

      │ 一于医致力焉。()

      └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8、治

      ┌ 从乡先生治经。()

      │ 遂治装出游。()

      │ 即命治人参膏。()

   │ 翁为直陈治道。()

      │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问五则》

      │ 操古方以治今病。()

      └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扁鹊传》

19、焉

      ┌ 一于医致力焉。()

      │ 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

      │ 庶使后之君子得以互考焉。()

      └ 前人作法,后人因焉。()

20、则

      ┌ 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

   │ 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

      └ 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翻译题

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2、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3、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4、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5、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6、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7、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8、蛰穴栖巢,感物之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

9、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恩迈财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

10、梁陶宏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驳。

11、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

12、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捨则论甘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13各擅风流,递相矛盾。或篇目重杂,或商较繁芜。今并味精英,钤其要玅,俾夜作昼,经之营之。

14、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15、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16、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17、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18、王泽不流,则姦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疢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

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虽列在经诀,绘之图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

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命百工以脩政令,敕大医以谨方技。

21、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

22、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23、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

24、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

25、务俾后学了然,见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源,斯不致误己误人,咸臻至善。

26、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即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利兵家。是编者倘亦有千虑之一得,将见择于圣人矣,何幸如之!

27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二、选择题

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

2.“汉兴,改秦之败”中的“败”义为:

A.衰败B.失败C.败坏D.弊政

3.“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中的“孝武”是:

A.谥号B.庙号C.年号D.字号

4.“以起百病之本”的“起”正确解释是:

5.“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其中“三分有二”、“十居其七”均表示:

A.约数B.倍数C.分数D.虚数

6.“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A.何荣势B.之C.彼D.何

7.“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的“婴”:()

A.古今字B.通假字C.义为:婴儿D.义为:遭受

8.“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中“退”:()

A.出家B.居官位C.不居官位D.隐居

9.“渐固膏盲,期于夭折”中的“期”意思是:()

A.必定B.期望C.时期D.一年

10.“梁陶弘景雅好摄生”中“雅”的意思是:()

A.高雅B.崇尚C平素D.非常

11.“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18)中“形容”的意思是

A.形象仪容B.形态状貌C修饰装扮D.性质作用

12.“渐固膏盲,期于夭折”(18)中“固”的意思是:

A.深入B.牢固C.通“痼。”,顽疾D.必定

13.“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宁,广矣哉”中的“土宇”义为:

A.土地B.领土C.百姓D.宇宙

14.“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中的“王”义为:

A.君王B.王朝C.王业D.成就王业

15.“格于医道,掌其政令”中的“格”义为:

A.拒,阻B.掌握C.探究D.纠正

16.“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中的“制其食”义为:

A.制定他们的饮食标准B.控制他们的饮食

C.确定他们的俸禄D.限制他们的俸禄

17.“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趣”的意思是:

A.趣味B.旨意C.兴趣D.趋向

18.“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中“命世”的意思是:

A.命名于世B.命世人C.闻名于世D.使世人

19.“岁月既淹,袭以成弊”中“淹”的意思是:

A.滞留B.长久C.淹没D.埋没

20.“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属”的意思是:

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

21.“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20)中,“流”的意思是:

A.流动B.传播C.分别D.流变

22.“真气不荣,则疚动于体”中,“荣”的意思是:

A.滋养B.充盛C光润n通“营”,营气

23.“故谨医砭以救民”(20)中,“谨”义为:()

A.谨慎B.恭敬C.注重守护

24.“亦仅仅晨星耳”中的“晨星”喻:

A.常见的人或事B.早上的星星C.宝物稀少D.人才稀少

25.“碔玉莫剖,朱紫相倾”中的“朱紫相倾”喻义为:

A.真伪混淆B.朱紫色相比较C.朱紫色相排挤D.朱紫色相差很远

26.“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是比喻《本草纲目》一书:

A.文采华美B.构思独特C.条理清晰D.文句整齐

28.“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中的“嘉惠”谓:

A.嘉奖恩惠B.美的恩惠C.普遍的恩惠D.施加恩惠

29.“予开卷细玩”中的“玩”义为:

A.研读B.玩弄C.把玩D.赏析

30.下列句中有名词作动词的是:

A.阙者缉之,讹者绳之。B.详其土产形状也。

C.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D.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三、词义辨析

1、卒

  ┌ 会向卒。()

  └ 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2、已

  ┌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

  └ 则疾可已,身可活也。()《扁鹊传》

3、书

  ┌ 书缺简脱。()

 │ 以书颇散亡。()

  └ 太祖累书呼。()《华佗传》

4、亡

  ┌ 以书颇散亡。()

  └ 亡之于微,积微成损。()《养生论》

5、因

  ┌ 因气感之宜。()

  └ 无所知,因破取。()《华佗传》

6、会

  ┌ 会向卒。()

  └ 施行不易,披会亦难。()《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7、删

  ┌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   · 

  └ 僭肆删述。()《李时珍传》

8、非

  ┌ 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扁鹊传》

  └ 性好吉者危言见非。()《不失人情论》

9、简

  ┌ 其文简,其意博。()

  └ 或脱简不书。()

10、用

  ┌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 因而撰注,用传不朽。()

11.目

  ┌ 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 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

12.适

  ┌ 适值佗见收。()《华佗传》

  └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13.王

  ┌ 洎周之王,亦冢卿。()

  └ 三代常道,百王不易。()

14.用

  ┌ 俾厥土宇用能康宁。()

  └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5.由

  ┌ 我国家率由兹典。()

  └ 自家刑国,由近兼远。()

16.常

  ┌ 三代常道,百王不易。()

  └ 遁天倍情,悬解先觉,吾常闻之矣。()

17.知

  ┌ 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

  └ 生而知之者上。()《伤寒论序》

18.治

  ┌ 五内洞然,三垣治矣。()

 │ 脏腑治内,经络治外。()

  └ 治之弗失,危者安矣。()

19.见

  ┌ 务俾后学了然,见便得趣。()

 │ 晦者明,隐者见。()

  └ 将见择于圣人矣,何幸如之!()

20.天

  ┌ 能葆其真,合乎天矣。()

 │ 人之所赖,药食为天。()

  └ 至若天道茫茫,运行今古。()

21.相

  ┌ 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非吾师云。()

  └ 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养生论》

22.乎

  ┌ 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

  └ 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

23.之

  ┌ 而在乎后之明哲矣。()

 │ 疾之中人,变态莫测。()

  └ 其何裨之与有?()

24.莫

  ┌ 疾之中人,变态莫测。()

  └ 人之大事,莫若死生。()

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翻译

1.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

2.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

3.故非熟察于平时,不足以识其蕴蓄;不倾信于临事,不足以尽其所长。

4.倘亦有因予言而留意于未然者,又孰非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之明哲乎!惟好生者略察之!

5.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

6.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

7.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凤可作鴞,致怀奇之士,拂衣而去,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

8.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文。此贪悻之流也。

9.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10.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11.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12.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13.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14.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15.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16.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17.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18.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19.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20.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脈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二、选择题

1.“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中的“秋”义为:

A.秋天B.年C.时期D.时刻

2.“果敢与否观其勇,而猛浪者实似之”中的“猛浪”义为:

A.猛烈B.鲁莽C.粗野D.凶猛

3.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的“经权”义为:

A.经营权力B.经常变化C.谋略D.义偏于“权”,权变

4.“此所以相知之难,自古苦之”中的“苦”义为:

A.痛苦B.以……为苦C.苦恼D.为……苦恼

5.“至于败坏,嫁谤自文”中“谤”、“文”义为:

A.诽谤、问B.责备的话、掩饰C.诽谤、掩饰D.责备、质问

6.“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中的“遂”义为:

A.遂意B.成就C.达到D.实现

7.“病家既不识医,则倏赵倏钱”中“倏赵倏钱”意谓:

A.认识的医生多B.请的医生多

C.只喜欢赵医生钱医生D.任医不专

8.“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中“薰”、“莸”指:

A.身体和名利B.德行和言辞C.药性和疾病D.良医和庸医

9.“有望、闻、问、切,漫不关心”中的“漫”义为:

A.普遍B.完全C.通“慢”D.行动迟缓

10.“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之难精者也”为:

A.定语后置B.宾语前置C.主谓倒装D.被动句

11.“夫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中的“大医”一词正确含义是:

A.众医生B.品德高尚的医生

C.专科医生D.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

12.“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中的“含灵”是指:

A.众生灵B.人类C.长辈D.贵人

13.“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此句意谓:

A.医方难精B.医方易学C.古今方不同D.治病应灵活

14.“夫神仙虽不目见”中“目”在句子中的成分是:

A.谓语B.状语C.补语D.定语

15.“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中“较”的正确含义是:

A.比较B.较好地C.清楚,明白D.计较

16.“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中“嚣然”的正确含义为:

A.嚣张B.吵闹C.饥饿D.虚弱

17.“曾子衔哀,七日不饥”中“衔”的正确解释是:

A.心怀B.叼着C.包含D.遵奉

18.“弦绝者,其音嘶败”中“弦绝”的正确解释是:

A.绝妙的琴弦声B.弦断C.细小的弦D.弦的末端

19.“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A.开放B.萌芽C.凋枯D.发现

20.“呿吟至微,秋毫在目”中“呿吟”指:

A.呻吟B.哭喊C.呼吸D.汲取

21.“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

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

三、词义辨析

1.一

   ┌ 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 田、种一也。()

│ 一于医致力焉。()《丹溪翁传》

   │ 与人交,一以三纲五常为去就。()《丹溪翁传》

   └ 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丹溪翁传》

2.应

   ┌ 莫不相应。()

   │ 望近而应远。()

   │ 桓侯不应。()《扁鹊传》

   └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华佗传》

3.可

   ┌ 下可数百年。()

   └ 可有之耳。()

4.莫

   ┌ 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

   │ 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 蒸性染身,莫不相应。()

   └ 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

5.少

   ┌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

   └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6.危

   ┌ 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 或危言相恐。()

   └ 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

7.遂

   ┌ 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

   └ 佗遂下手。()

8.动

   ┌ 又若荐医,动关生死。()

   └ 动静各有欣厌。()

9.偶

   ┌ 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

   └ 有庸浅之偶效而荐者。()

10.执

   ┌ 或执有据之论,而病情未必相符。(持)

   └ 或尊贵执言难抗。(固执)

11.自

   ┌ 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

   └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伤寒论序》

12.奇

   ┌ 有最畏出奇,惟求稳当。()

   └ 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用药如用兵论》

13.坐

   ┌ 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

   └ 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4.非

   ┌ 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 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

   └ 是非颠倒,朱紫混淆。()

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A.部首法B.音序法C.直音法D.韵序(韵部)法

2.属于检字方法的是:

A.部首B.目录C.索引D.类书

3.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A.《尔雅》B.《说文解字》C.《康熙字典》D.《中华大字典》

4.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

A.《说文解字》B.《辞源》C.《经籍纂诂》D.《尔雅》

5.《说文解字》首创了:

A.笔画编排法B.部首编排法C.韵部编排法D.反切注音法

6.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中医类书是:

A.《类经》B.《珍本医书集成》C.《四部总录·医药编》D.《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7.确立“六书”体系的是:

A.《尔雅》B.《说文》C.《康熙字典》D.《中华大字典》

8.属于“十三经”之一的辞书是:

A.《尔雅》B.《说文》C.《方言》D.《释名》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中医目录书的是:

A.《中国医籍考》B.《四部总录·医药编》

C.《中国医籍提要》D.《中医图书联合目录》E.《中医经典索引》

2.属于查找医学文献的工具书是:

A.《珍本医书集成》B.《简明中医字典》

C.《中医图书联合目录》D.《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E.《中国医籍考》

3.属于《说文》“衣”部首的是:

A.袤B.卒C.初D.裁E.裕

4.属于《康熙字典》部首的是:

A.音B.香C.鼻D.龠E.氣

三、填空题

1.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按其功用特点,主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书、年鉴、手册等。

2.我国最早的字典是____,是按____编排的,共分____个部首,全书收字____个,作者是____时____。

3.我国最早的词典是____,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专书,该书按____编排。

4.《康熙字典》是清代____等人编纂的,这部字典用的是____编排法。

5.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____代____等人编____。

6.近人杨树达的____和王引之等人的____,都是文言虚词的专著。

7.《四部总录·医药编》的作者是____,该书收录撰有书目题要的现存中医古籍一千五多种,按____编排,分为八大类。

8.丛书是---------的工具书。

四、阅读题

我先大父东皋公于博古撰述之馀复留心医道然苦家无方书秘本时与亲知假①玩未慊②也后游宁郡于朱铙二先生家始得纵观古今奇编异笈③作而曰医之道广矣大矣虽然余不忍独窥堂奥也爰分所闻为二十函每函冠以小论阐其要义颜曰医藏目盖取象数三乘五宗之旨而实仰体释迦老子慈心广无上正觉用惠后学于靡穷也友生陈孟常陈眉公诸先生读而善之请付剞劂式垂不朽先君子复以大父所辑疹子心法缀之后时与栖老堂集并行海内顷缘兵燹庐舍荡然板竟随毁小子国心实痛之亟欲续谋绣梓而力未优也迁延十馀祀今幸竣局小子国伏诵是书潜绎④旨趣书虽简约而凡大小内外兼举无遗而又一一为之发陈精理亲切⑤示人俾前之作者藉是而有统宗后之业者因兹而识要领诚岐黄之正法眼而神圣巧之一指禅也敬与同好君子共转兹藏之法轮于罔竟⑥云时顺治十有三年岁次丙申蒲月至日⑦孙男观国识⑧于栖老堂中(选自清·殷观国《重刻医藏目·跋》)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第五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并已较为成熟的汉字系统是(A)

A.甲骨文D.金文C.小篆D.古文

2.属于会意字的是()

A.病B.母C.得D.星

3.属于形声字的是()

A.秉B.亦C.鸟D顿

4.属于指事字的是()

A.身B.鱼C.羊D.步

5.“鼻衄”的“衄”读音是()

A.nǜB.niūC.niǔD.chóu

6.以下繁体字书写正确的是()

A.經歷B.剩余C.山榖D.茶幾

7.“形lěi不能服药”(4)中的“lěi”字是()

A.赢B.嬴C.羸D.蠃

8.属于形声字的是()

A.刃B.衷C.陟D.降

9.以下属指事字的是()

A.女B.禾C.亦D.页

10.小篆以前的文字统称为()

A.今文字B.金文C.大篆D.古文字

11.最早对汉字结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A.《尔雅》B.《释名》C.《说文解字》D.《方言》

12.“六书”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指造字法是()

A.形声字B.象形字E指事字D.会意字

13.“六书”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所指的造字法是()

A.象形字B.会意字C.假借字D.转注字

14.以下属于“六书”中象形字的是

A.本B.朱C.女D.寸

15。以下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A.本B.刃C.采D.病

16.以下属于“六书”中指事字的是()

A.朱B.石C.步D.州

17.以下属于古今字的是(D)

A.泛,汎B.胁,脅C.笋,筍D.爪,抓

18、在“六书”理论中,人们理解分歧较大的造字法是()

A.象形B.转注C.会意D.指事

19.以下不属于象形字的是(C)

A.止B。牛C.本D.羊

20.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D)

A.本B.刃C.上D.即

21.以下不属于会意字的是()

A.步B.兼C.身D.采

22.以下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A.旭B.涉C.闻D.疫

23.以下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支,肢B.匡,眶C.苔,胎D.然,燃

24.以下不属于通假字关系的是(

A.齐,剂B.厉,癞C.佩,倍D.服,幅

25.以下不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B)

A.災,灾B.後,后C.胸,胷D.险,崄

26.以下形符中组字时书写形体不发生变化的是()

A。辵B.邑C.阜D.酉E.肉

27.以下不属于繁简字关系的是(C)

A。烛,爥B.饮,飮C误,悞D.当,當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象形字的是()

A.上B.木C.刃D.自E.本

2.属于通假关系的是()

A.亡,无B.亦~,腋C.薄,迫D.视,眎E.府,腑

3.属于会意字的是()

A.既B.益C.步D.肝E.秉

4.以下属纯体象形字的是()

A.女B.心C.牛D.龙E.鸟

5.以下属于指事字的是()

A.身B.亦C.止D.母E.末

6.以下形符注音释义均正确的是()

A.页:读xié,人头B.攴:读wéi,手持棍棒

C.冫:读bīng,象冰凌形D.宀:读miǎn,象房屋形

E.歹:读dǎi,象剔去肉后的残骨形

7.以下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共~供B.写~泻C.文~纹D.泪~涙E.啖~噉

8.属于古今字的是()

A.要~腰B.异~異C.该~赅D.县~悬E.服~愊

9.以下属于异体字的有()

A.杯,盃B.举,弆

C.视,眡D.支,肢

E.脉,脈

10.繁体字简化的主要方法有()

A.局部省写B.草书楷化

C.符号代替D.恢复古宇

E.另造新字

二、填空题

1.汉字的形体演变大体经历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及简化字几个阶段。

2.从“示”的字,多与-------有关;从“页”的字,多与-------有关。

3.“饮其麻沸散”中“饮”读作-------,“揣度”的“度”读作-------。

4.古籍中有其字而不写,却借写了同音别字,应当写的字叫-------,借写的字叫-------。

5.“痊愈”义的“瘳”读音为-------,“龋齿”的“龋”读音应为-------。

6.最早对汉字的结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汉代的——,他在————中全面阐述了“六书”的理论体系。

7·汉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合而成。表意部分叫——,表音部分叫―――。

8.古今字的今字又叫——和——。

三、判断题

1.“邑”作形符的字,多与国名、地名有关。()

2.“阜”作形符的字,多与山、土有关。()

3.形符“歹”读作dǎi,象剔去肉后的残骨形。()

4.形符“页”读作yē,表示人头。()

5.在古书中“乡里”的“里”当写作“裏”。()

6.在古今汉语中“山谷”均不能写作“山榖”。()

7.在古今汉语中“皇后”均不能写作“皇後”。()

8.“川芎”的“芎”应读作qióng。()

9.“胃”是会意字,从田从肉。()

10.“友”是会意字,从二手同一指向,同志者为友。()

11.在文字学中,古字又称“初文”,今字又称后起形声字。()

12.“黄帝、岐伯”中“岐伯”又可写作“歧伯”。()

13.形近而误,是汉字书写讹误的主要类型。()

14.形声字的形符一般就是部首。()

15.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第六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长可尺所”(2)中的“可”是:

A.约数词B.假设连词C.可以D.特指代词

2.“凡吾侪同有性命之虑者,其毋忽于是焉”(15)中的“其”是:

A.语气助词B.反问副词C.揣测副词D.祈使副词

3.“斯”未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请事斯语。(23)B.皆得斯妙道者也。(24)

C.惟其事之难也,斯非常人之可知。(15)D.斯盖医之本意也。(12)

4.“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2)中“所”是:

A.假设连词B.表约数C.特指代词D.名词,处所

5.“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12)中的“尔”是:

A.指示代词B.人称代词C.词尾D.语气词

6.以下属于一个复合词的是:

A.“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32)中“书本”

B.“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13)中“口体”

C.“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15)中“非常”

D.“而不可尽没有所由来”(21)中“没有”

7.以下不含名词作状语的是:

A.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24)B.熊经鸱顾,引挽腰体。(2)

C.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D.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其有必矣。

8.下列句中词语不含有古今同形异义关系的是:

A.“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31)中的“寻常”

B.“则亦当牵连书之,而不可尽没有所由来”(21)中的“没有”

C.“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29)中的“讨论”

D.“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中的“书本”

9.下列句中词语不属同义复合词的是:

A.“骄恣不论于理”(1)中的“骄恣”

B.“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11)中的“树养”

C.“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24)中的“遐迩”

D.“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2)中“劳动”

10.下列句中词语为反义复合词的是:

A.“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5)中的“利害”

B.“留淫日深,著於骨髓”(9)中的“留淫”

C.“若于此时恣嗜欲以戕贼”(14)中的“戕贼”

D.“仆昔疾病,性命危笃”(21)中的“危笃”

11.下列句中词语为反义复合词的是:

A.“有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16)中的“痞塞”

B.“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21)中的“躬行”

C.“询谋得失,深遂夙心”(24)中的“得失”

D.“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32)中的“评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词语为古今同形异义词的是:

A.“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1)中的“非常”

B.“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32)中的“发表”

C.“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17)中的“范围”

D.“恐患此者不知是虫,便检阅耳云云”(38)中的“检阅”

E.“硝黄入口畏攻,神即飘扬”(16)中的“飘扬”

2.下列句中词语含有古今同形异义关系的是:

A.“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2)中的“无赖”

B.“有曰专门,决非通达,不明理性,何物神圣”(15)中的“何物”

C.“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7)中的“左右”

D.“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中的“发明”

E.“比诸证关系尤重,故特加详备”(35)中的“关系”

3.下列句中词语为同义复合词的是:

A.“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1)中的“弃捐”

B.“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10)中的“干忤”

C.“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12)中的“邀射”

D.“坐失机宜,谁之咎乎”(16)中的“机宜”

E.“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7)中的“辅相”

4.下列句中词语为同义复合词的是:

A.“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2)中的“含宥”

B.“必期不失,未免迁就”(16)中的“必期”

C.“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24)中的“蒇谋”

D.“岁终稽考而制其食”(25)中的“稽考”

E.“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29)中的“业已”

5.下列句中词语为偏义复合词的是:

A.“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塗”(11)中的“希静”

B.“浅深与否观其博,而强辩者实似之”(15)中的“浅深”

C.“巨细通融,歧贰毕彻”(29)中的“歧贰”

D.“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39)中的“轻重”

E.“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39)中的“开合”

6.下列句中词语为偏义复合词的是:

A.“胎死,血脉不复归”(2)中的“血脉”

B.“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5)中的“源委”

C.“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忌苦”(25)中的“论甘忌苦”

D.“夫修事十两,于文武火中炮,令皴坼者去之”(34)中的“皴坼”

E.“凡古今病名率多不同,缓急寻检,常致疑阻”(35)中的“缓急”

7.下列句中词语为偏义复合词的是:

A.“万物尽然,不可胜竭”(10)中的“胜竭”

B.“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15)中的“经权”

C.“惟是皮质之难窥,心口之难辨”(15)中的“皮质”、“心口”

D.“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义”(24)中的“乖失”

E.“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25)中的“载祀”

8.下列含有名词具有动词功能的句子是:

A.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3)

B.凡疗兽疡,灌而刮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8)

C.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11)

D.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13)

E.今并味精英,钤其要妙。(25)

9.下列含有名词的状语功能的句子是:

A.於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5)

B.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11)

C.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13)

D.华叶递荣,声实相副。(24)

E.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33)

10.下列含有使动功能词语的句子是:

A.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5)

B.一乘金气,忽焉改容,焦其上首。(18)

C.方技者,皆生生之具。(22)

D.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23)

E.既而困惫,不能起床,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33)

11.以下含有意动功能词语的句子是:

A.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1)

B.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12)

C.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16)

D.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22)

E.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韫。(29)

12.以下含有“宾语一动词谓语”语序的句子是:

A.遐以媲之?景纯通明。(6)

B.长公不余秘而授之。(20)

C.彼何荣势之云哉?(23)

D.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29)

E.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33)

13.以下含有“中心语一定语”语序的句子是:

A.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5)

B.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21)

C.如此而责药之不效者,非药之罪也。(26)

D.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34)

E.市人不知为远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细小者。(39)

14.以下不含兼词的句子是:

A.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5)

B.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7)

C.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13)

D.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22)

E.藏诸笥者久之。(32)

15.以下含有借代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12)

B.伏如横弩,起如发机。(9)

C.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21)

D.深泉净滢,鳞介咸分。(24)

E.是以梨枣再易,岂为空谷足音,故见之而喜欤?(30)

16.以下含有分承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齿牙完坚。(2)B.其中抓剖利弊,剖析经络。(7)

C.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14)

D.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14)

E.所以春、夏、秋、冬孟月之脉,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不改其度。(18)

17.以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1)B.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1)

C.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22)D.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29)

E.仆昔疾病,性命危笃,…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21)

18.以下为“宾语——动词谓语”语序的句子是:

A.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23)B.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11)

C.翁穷昼夜是习。(5)D.“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之谓也。(13)

E.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12)

19.以下含有时间副词的句子是:

A.服此散,亦行复差。(2)B.适值佗见收。(2)

C.至于爱命,人畜一也。(12)D.已故到譙,适值佗见收。(2)

E.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16)

20.下列句中“相”字用作特殊副词的是:

A.或强辩相欺,或危言相恐,此便佞之流也。(16)

B.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29)

C.相对斯须,便处汤药。(23)D.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13)

E.能会精神与相与之际。(15)

医古文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属指事字的是()

A.女B.禾C.亦D.页

2.“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意思是()

A.加重B.重复C.重视D.很

3.“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中“辟”义为()

A.排除B.征召C.躲避D.邪僻

4.“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的“由”义为()

A.遵循B.由于C.从D.仍然

5.“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中的“宗室”指()

A.望族B.皇族C.先族D.家族

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意思是()

A.接续B.属于C.种类D.嘱托

7.“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中的”思过半”意思是()

A.收益很多B.思考很多C.发现很多D.担忧很多

8.“凡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中的“体”义为()

A.身体B.外表C.风度D.体会

9.“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中的“三分有二”为()

A.虚数B.实数C.约数D.分数

10.下列句中的“其”不能用作语气副词的是()

A.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廖矣乎!”

B.诊其脉至而不定,如火薪然。

C.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

D.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11.“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的“自”意思是()

A.从B.假使C.即使D.由于

12.下列各字能替代“血脉治也,而何怪”中“而”的是()

A.尔B.则C.但D.以

13.“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遇”义为()

A.欢迎B.接待C.相逢D.遇到

14.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故”义为()

A通固,一定B特地C故意D所以

15.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向”义是()

A向着B从来C刚才D先前

二、词语解释题(每词2分,共30分)

16.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膏摩:差:

17.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徇:冰谷:

18.囊之可枕,酿之可饮。

囊:

19.帷幄有神筹,几见圯桥杰竖。

筹:圯桥杰竖:

20.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率尔:邀射:

21.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克:

22.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新:蒸人:

23.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

甫:

24.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段:

25.矧常病也,讲子诣诸!

矧:

三、语译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执两端者,冀自然之天功;废四诊者,犹暝行之瞎马。得稳当之名者,有耽阁之误;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有曰专门,决非通达,不明理性,何物圣神?

27.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28.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29.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30.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笑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

四、阅读题(共10分)

一人疾焉而医者十并使之欤曰使其尤良者一人焉尔乌①知其尤良而使之曰众人之所谓尤良者而隐之以吾心其②可也夫能不相逮不相为谋又相忌也况愚智之相百③者乎人之愚不能者常多而智能者常少医者十愚不能者乌知其不九邪并使之智能者何用愚不能者何所不用一日而病且亡谁者任其咎邪故予曰使其尤良者一人焉尔使其尤良者有道药云则药食云则食坐云则坐作云则作夫然故医也得肆④其术而无憾焉不幸而病且亡则少矣药云则食坐云则作曰姑如吾所安焉尔若人也何必医如吾所安焉可也凡疾而使医之道皆然而腹心为甚有腹心之疾者得吾说而思之其庶⑤矣(《临川先生文集七十·使医》

要求:

31.给上文标点(5分)

32.注释划线的词语(每词1分,共5分)

①乌:②其:③相百:

④肆:⑤其庶:

免责声明

本版块所述内容一部分来自网络文库,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篇所述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zp/8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