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道之二十人体需要少火,壮火得灭

咳嗽是肺火、失眠是肝火、口舌溃疡是心火:嗓子疼的不行,还老是咳嗽,容易咳出来血,这是肺火太旺了;晚上失眠睡不着,心烦易怒,这是肝火太旺了;口舌溃疡反复,这是心火太旺了;腹胀,便秘。口干口臭(食性味),这是胃火太旺。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如何调理:

肺火

肺火是指机体因感受外邪或因七情内伤,影响了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后出现的以口干舌燥、咳嗽、咽痛等一系列热症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外邪、久咳伤肺、五志化火所导致。表现:咽干痛苦、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枯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调理思路:清热去火1、羚羊清肺颗粒羚羊清肺颗粒,由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杷叶(蜜炙)、苦杏仁(炒)、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黄、陈皮、羚羊角粉组成。为清热剂,具有清肺利咽,清瘟止咳之功效。多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症见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2、麦栀清火片清火栀麦片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多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发热、牙痛、目赤。

肝火

肝火,是指肝经火胜,内扰于肝的一种病理现象。多由于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嗜食肥甘油腻而化火或其他脏火累及肝脏所致。表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胁痛、口干口苦、吐血、咯血、不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调理思路:清肝胆,利湿热1、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组成,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多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所导致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等。但此方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吃,容易损伤人的正气导致乏力。2、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由酒当归、芦荟、青黛、酒大黄、龙胆(酒炙)、酒黄连、酒黄芩、栀子、盐黄柏、木香、人工麝香组成。具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多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心火

心火多因传里化火、或情志郁极火自内发、或过食辛辣之品、或温补过度,导致阳热内盛,形成内火上炎的证候。表现:但心火有虚实之分。实火症状有面红耳赤,心悸心烦,失眠,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口舌生疮,舌红。虚火症状有低热,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两颊潮红等。调理思路:实火清心降火,可用导赤散加味;虚火滋阴血,退虚热,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味。1、导赤散导赤散由木通、生地黄、生甘草梢、竹叶组成,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功效。多用于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需要注意的是,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2、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丹由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多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口干目涩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含有朱砂,不宜久服。

胃火

胃火是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表现:胃火也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调理思路:清胃祛火1、清胃散加减清胃散由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组成,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胃凉血之功效。多用于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2、黄连上清丸由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为清热剂,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多用于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需要注意的是,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使用。所以说,咳嗽是肺火、失眠是肝火、口舌溃疡是心火、便秘腹胀是胃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zp/7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