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古琴
雅集
丝弦
之美
王力刚虞山琴人,号七峰散人。师从汪铎先生,近年来致力于打谱传统虞山派曲目,颇具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虞山琴风。
9月16日(周六)晚7点
虞山琴人王力刚做客慢书房
一场关于古琴的分享会
古琴悠悠、丝桐雅韵、禅语心声
在古琴声里寻求一份心灵的平静
诚邀古琴爱好者与古琴研习者
古琴声响,总能给人一片禅意和古意之感。
一张只不过三尺六寸六分的古琴,奏响的却是天地正音。听古琴能静心,静心能懂古琴。
听一首古琴,仿佛找到了一块净土,豁达的时候,能让人心旷神怡,如同发现新的世界;悲结的时候,能让人抽离悲伤,看淡尘世;烦躁的时候,能让人心如止水,安静下来。
静夜听古琴,让心灵安静一会,守护心中那一片净土。
古琴,又称瑶琴、丝桐和七弦琴,古时“琴棋书画”之“琴”就专指古琴,十九世纪后期为了与钢琴等乐器区别而改称古琴。嵇康《琴赋》: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琴集道家和儒家思想于一身,讲求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琴乐和润清远,可以修身静心,达到养生目的。
千百年来,古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沉堕,丝弦断产,钢弦取而代之,无论南北东西,学院内外,演艺琴一统天下,琴的文化哲学属性完全被忽视。"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八音之中,“丝”就专指琴。丝弦不复,琴何为琴?近年来,老琴家汪铎先生率众弟子,倡导丝弦琴研弹,旨在正本清源,承嗣雅操传统。国内琴人对丝弦古琴认识也成燎原之势。
9月16日(周六)晚7点
虞山琴人王力刚做客慢书房
一场关于古琴的品鉴分享会
老师现场演绎古琴声韵
书店里听古琴
别是一番禅意体验
古琴悠悠、丝桐雅韵、禅语心声
在古琴声里寻求一份心灵的平静
演奏琴曲简介
阳春(据《大还阁琴谱》弹奏)
“阳春白雪,曲弥高而合弥寡”。《阳春》与《白雪》传为春秋时晋国师旷所作,以曲高和寡代名词为国人熟知。《阳春》盖取万物回春、和风淡荡之意。此曲中正平和,疏疏淡淡,盎然春意隐隐现于指下,为宫音之正调也。虞山琴圣严天池生前深爱此曲。他认为《阳春》每弹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弹一辈子也难穷其奥妙精义,故有“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西楼下指迟”之句。
高山(据《枯木禅琴谱》弹奏)
高山操,古伯牙所作也,宫调。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后子期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知音之难也。斯调飞扬缥缈,息心表听,俨然有层峦叠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高山流水,本止一曲,仁者乐山,无所不容而巍巍,智者乐水,不拒细流而洋洋;一动一静,意平气悠,巍巍洋洋,各自成趣。此谱《高山》章法,略仿《洞天春晓》,而其旨自别,其音高古而兼圆润,雄浑亦复从容,如入穷岩深谷,宛然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又恍若山阴道上水流花放,百鸟和鸣,令人应接不暇,抑何意旨之深哉。
潇湘水云(据《沙堰琴编》弹奏)
南宋郭楚望所作,无射均调(紧五弦)。楚望永嘉人,每望九嶷山,为潇湘之云所蔽,作此曲盖以寓惓惓之怀也。然水云有悠扬自得之趣,天光云影之妙,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兴,尽在乎兹。琴圣严天池谓“奏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低弹轻拂,真落花流水溶溶也。本谱《潇湘水云》,充分继承发展了虞山派古琴艺术“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音节幽静淡洁,虚灵无迹,音韵和畅,曲意缠绵。
良宵引(据《松弦馆琴谱》打谱)
诸虞山小曲中,首推该曲,传为严天池所作。此谱《良宵引》为各谱之母本,也是最简洁明快、清新恬静的传本。其曲取意于籁静窗虚、月白风清之时的良宵雅致。此曲虽较短小,而意有余,其中吟猱绰注,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是虞山琴派操缦入手之津梁。
樵歌(据《大还阁琴谱》打谱)
樵歌一曲,系南宋毛敏仲作以招同隐而放情山水。萧散不羁之趣,独此曲得之。抚此曲如幽人高士,托迹山林,咏歌自得。其高旷萧疏,深得山林之趣,非真隐者未易知也。《琴谱析微》云,樵歌一曲獨推虞山,其實只此一曲已足代表,當爲此宗得意曲调。
平沙落雁(据《大还阁琴谱》打谱)
又名《雁落平沙》,是近四百年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本谱之平沙,较他谱指法更为简静细腻,意境更为恬淡阔远,极具明代虞山派风格特征。
鹤鸣九皋(据《西麓堂琴统》弹奏)
是曲古曲也。小雅鶴鳴篇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其言峻,其音暢,所謂鶴鳴于九皐,聲聞于天者,非止于野之謂也。鶴乃壽物,聲徹玄穹,鼓之令人披羽衣而着玄裳,奮九霄而翔萬里,餐霞飲露,跨鶴乘風,指下得其真趣矣。豈萎薾之聲之可及哉。
—FIN—
图文丨网络
排版
江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