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济生方》、《灵枢》
列位看官,今天为您说上一病,这就是耳鸣。
耳鸣,素来是一种顽症。它的诱发因素很多,临证难以辨别清晰,故而给人以难于调治的印象。所以,一直以来,不少看官都通过各种方式,为我们留言,想要了解一些关于耳鸣的调治思路。
实际上,耳鸣也有弱点。
而要想抓住耳鸣的这一弱点,我们必须了解中医语境下,“血”的作用。
在祖国传统医学里面,“血”有什么作用呢?看官须知,我们的老祖宗对血液的成分,了解的远不如现在细致。但是,他们知道,血液对身体一定有“濡养”的作用。我们身体的脏腑、孔窍、肌肉、筋膜、关节,无不是在血液的濡养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是“血主濡之”的道理。
既然如此,我们的耳朵,当然也要受血液的濡养了。有了良好的血液供应,我们的耳朵就会正常。血液供应不足,我们的耳朵就会出毛病。这当然就包括耳鸣。
所以说,“血虚耳窍失养”,是比较常见的、不可忽视的耳鸣诱因。可以说,能够击败耳鸣的“死穴”,就是保证气血的供应。难怪《灵枢》里面早就提示我们“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当然,并非所有的耳鸣患者,都属于“血虚耳窍失养”的症候范畴。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甄别。如何甄别呢?看官你回想一下——耳鸣如果在长期蹲、坐、躺之后起身的一瞬间发作或者加重,同时头部或者耳内有空虚感或者发凉的感觉,抑或在劳累之后症状加重,同时伴发倦怠、乏力、面色不好、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血虚失养所致耳鸣了。这样的人,舌质发淡,脉细或者弦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看官须知,本订阅号,不是网络医生。我们不能为您四诊合参,不能为您遣方用药。我们能做的,只是将一般化的、普遍采用的、经过临床检验的调治经验,介绍给看官。通过静态的经验之谈,让看官了解其中的调治之道,为日后的求医求治提供思路和建议。这些,尽管是绵薄之力,但仍有益于读者,有益于弘扬国医国术。
好了。不卖关子了。现在我们就说,对于血虚耳鸣的调治之道——归脾汤。
归脾汤,是中医里面特别经典的补益剂,是方剂之林里面的明珠。它源于《济生方》。组方如下——
白术30克,茯神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15克,炙甘草8克,当归3克,远志3克。其中的当归和远志,原方里没有,是后人加上去的。不过从临床实践来看,加上当归和远志,效果似乎更好。因此,这样的做法也就被延续下来了。这些药材,加生姜6克、红枣3到5枚,水煎服即可。
此等用法用量,我们择选自《中国名方全书》。
这方子能做什么呢?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它是怎么补血的呢?君请看——
首先,用人参、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来补脾益气。这里面,人参和黄芪可以健脾益气,甘草和中,白术健脾助运。生姜和大枣鼓舞胃气。为什么要健脾益气呢?看官应该知道,这脾,乃是气血生化之源。要想补血,必须把人家的源头补养好。所以,我们要健脾。
接下来看当归、茯神、枣仁、龙眼肉和远志。这里面,当归养血活血,直入心、肝二经。枣仁和龙眼肉,都是响当当的补心血的药材。茯神,安神定志之要药。远志,可以沟通心肾,也起到养心宁神的作用。为什么要养心呢?我们知道,心主血脉。心,一方面鼓动血液在脉管里面的流动,一方面还生血化血。具体说,就是吃进去的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生成了水谷精微。这些精微物质,必须通过“心火”的作用来“化赤”成血。所以说,我们要想补血,必须养心,补好心血。
最后,这里面用了一味木香。木香能做什么呢?能理气醒脾。它是负责行气的。它可以防止如上补益气血的药物产生壅滞的“副作用”,同时让身体更好吸收药物精华。古人立方的周全,如此可见一斑。
用这样的办法,我们的血得到了补养,同时也补足了“气”。气帅血行,最终濡养我们的耳窍,改善耳鸣症状。其他的因为血虚而导致的疾病,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了。
当然了,我们这篇文说所讲的,只是耳鸣的一个症候而已。看官您是否属于这一症候呢?这就要经过专业的辩证了(症候的具体描述,如前文所述,供您参考)。所以,文中方剂,看官必须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才可以。
但无论怎么说,滋补气血,对于改善耳鸣来说至关重要。年纪较大的耳鸣患者,对此应尤为注意。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微门诊专家团队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