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养阳温肾驱寒

HELLO

WINTER

小寒

民间谚语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内。

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时节的寒冷程度便可见一斑。

“寒”是中医里很重要的认识,为六气之一。每年冬至过后,继以小寒,再往大寒,寒能封藏,阳热经寒的封藏,便不能任性直升。沉于地下水中的阳热,为春天升发的生命根本。冬至后,寒藏的足,根本深厚,生长用足。故冬季后寒冷,明年乃能丰收,乃无危险的病。

小寒时节,腊梅迎雪绽放,此花的开放,给了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进入小寒,年味也渐浓郁,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为过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

小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一候雁北乡

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

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

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小寒养生要点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适当锻炼强身健体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起居重三防

01防寒要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

02防燥—内服加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用: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0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这样能够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养生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个时期,虽是寒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的积攒、上升,饮食上是个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同时,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应以温、热的食物为主,以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南瓜、生姜、葱、大蒜、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等。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疗方:

羊肾红参粥

食材: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克,调料少许。

做法: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

功效: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远志枣仁粥

食材:远志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安神。

想系统的学习中医针灸临床技术吗?

想和针灸名家面对面学习针灸治疗经验吗?

欢迎报名参加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的针灸系统培训,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zp/1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