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一猜
五月底,六月初,佳人买纸糊窗户,
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
(猜四味中药)
文章末尾有答案
小编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当归的故事
《药学词典》说:“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古人娶妻要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因为当归为妇科要药,引申“思夫归来”而得名。
1
了解中药当归
入药部位
干燥根
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归肝、心、脾经。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2
当归故事两则
当归当归,盼君归来
很久以前,有—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唤作秦娘。秦娘得了产后血症,四处求医却仍不见好转。
一天,一位老道人告诉荆夫,他住在峨眉山下,种有百草百药,如果荆夫愿去求药,秦娘的病便可得到治疗。荆夫当即随老道人前往。
老道人将他领到了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道:“这就是你要找的那种药。它现在正在开花,而要得到成药,最少需要三年的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为了医好妻子的病,于是荆夫毅然决定留下来栽药。
倏忽之间,三年过去了,荆夫辛苦栽种的药有了收获,他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了。临行之时,老道人将药捆在了一起,交给荆夫说道:“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
荆夫即时赶回了家里,将所带的药熬好给妻子灌服。秦娘服用几天后,病情立时有了好转,不久便痊愈恢复了神采。治好秦娘病症的这味补血良药,也因这一感人的典故,而从此得名“当归”。
当有远志,不在当归
姜维(年-年)
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
三国时期,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邓艾进攻蜀国,蜀主刘禅荒淫昏庸,开门投降。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苦守剑阁的姜维只得假降钟会,待后视机利用钟、邓及司马昭三者之间的矛盾,策反钟会,重振蜀汉。
后来,姜维的母亲听说儿子不思以身殉国,反而率兵投敌时,气得大骂“逆子无德”,并写了一封斥责姜维不忠不孝不义的信,偷偷叫人送给姜维。当姜维看到母谕后,心中忐忑不安,如实话实说,又恐泄露天机,坏了大事,枉费一番苦心,如不对老母说,又不忍老母为此而伤心。于是,他拣了两包中药,一包是远志,一包是当归,托送信人带回去向老母述说志向:“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知儿莫若母,姜母接到儿子的信,非常理解地说:“儿有远志,母无它求。”原来是孩子胸怀远志,打算重振社稷,失去的江山应当重归蜀汉。姜母为了能使姜维毫无牵挂,一心救国,最终选择撞墙而死。
“雄关商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这是四川剑阁姜维祠联,更是后人对姜维忠孝不能两全的叹息,对将军振兴汉室、赤胆忠心的崇敬之情。
?四川剑阁姜维祠
当归,当归——是“游子疲惫当归乡,最念老屋居高堂”?还是“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
最初到底是谁给这味中药起了这么美丽的名字,是日夜盼儿归的慈母?还是念夫当归的思妇?但是不管是谁,那样一份心意、一种思念直达心底。
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文章顶部的字谜您猜对了吗?归采挖期即将到来,祝愿种植当归的你有个好收成!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