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多属于心脾两虚的体质。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征候。以心悸、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失眠多梦、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等为主要表现。
归脾汤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主要用于治疗思虑过重,劳伤心脾,健脾养心功效。由人参、白术(炒)、黄芪、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共11种药物组成。
方解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可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黄茂、白术、甘草、姜、枣益气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益心脾;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心悸、失眠、健忘、虚劳,以及脾不统血的各种出血证。
归脾汤是治疗失眠,养血安神的良方,也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临床以心悸失眠、食少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在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有心脾两虚见证者,皆可运用归脾汤加减运用。
1、神经、精神系统疾患归脾汤在临床中亦常用于治疗心悸、焦虑、眩晕、失眠等症。
魏相玲等[1]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47例,25例服药后,夜间睡眠连续6h以上;18例夜间睡眠改善,能入睡4-5h;4例夜间睡眠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5%,平均治愈时间为20d。
焦虑症属中医郁症、不寐等范畴。中医,临床上神经衰弱多为心脾两虚症型。因劳心过度,伤心耗血,导致气血不足,血不足则无以养心,心神失养则心悸、失眠、健忘。
仇锦珠[2]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60例,对照组30例口服谷维素治疗,疗程相同。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p0.05)。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的“气血亏虚”证型。治疗以补气养血、益髓健脑为主。
2、消化系统归脾汤在消化系统中应用也较广泛。
曾令西[3]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
张西平等[4]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结果痊愈2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有学者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0例,总有效率为%。
3、血液系统脾司统血摄血,缺铁性贫血与心脾关系密切,心虚则心气、心血不足,脾虚则脾不统血,生化无源导致贫血之病。
冯明芬等[5]阁应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缺铁性贫血60例,总有效率为97%。研究表明,归脾汤能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并能增加血液内有形成分,如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具有补血、止血功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属中医血证范畴,该病慢性型的病机大多属于脾虚失统,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偶兼痕热。
何文清[6]将4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者平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拨尼松、氨肤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治疗,疗程相同。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1.8%。(p0.05)。
4、循环系统有学者用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5%,以归脾汤为主治疗早搏,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多为气血不足,无以御邪于外,邪侵心络而成,临床上应用归脾汤治疗均获良效。
5、妇科归脾汤是妇产常用药,可治脾不统血症。比如排卵、外阴瘙痒、外阴下坠有灼热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李珍[7]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年龄均在20-45岁,结果显效4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李瀚[8]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50例崩漏患者,总有效率为94%,若体质素弱或饮食劳倦,久病伤脾,使脾气虚弱。经行之际,气随血泄,气虚日甚,不能摄血固冲,则经行量多如崩。
武双虎等[9]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32例月经量多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施玲[10]临床中发现采用归脾汤加减,可以治疗脏燥、子肿、缺乳等妇科疾病。
韩鸿雁[10]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少女月经先期34例,总有效率94.1%。
6、肾病慢性肾衰竭贫血:归脾汤促进造血细胞增殖,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对抗骨髓抑制的作用。姜桂芹等[10]将50例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分为阴阳两组,阴证面色苍白,虚胖,神疲乏力,肢冷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纳差,便溏,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细无力,选用归脾汤加减方。阳证面色晦暗,低热,心悸,舌红,无苔或苔黄,尿少而黄,便干,脉细数或洪数有力,采用归脾汤加减方。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研究发现,归脾汤在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表现比较强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其中黄芪对人体体液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整紫癜性肾炎免疫紊乱,同时有明显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茯苓促进肾脏对电解质的排泄;党参、白术、白茅根有利尿作用;三七、当归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组织恢复[11]。
7、其他肺癌患者多因手术、放疗、化疗而损伤脾胃,以致正气愈虚。蔡亚丽[12]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对两组患者原发或转移病灶,适量行小剂量姑息性放、化疗,生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归脾汤。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控制症状、稳定肿瘤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归脾液:源于归脾汤,优于归脾汤万年青归脾液配方精选,在古方的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大枣成分,强化了补血和安神效果,并采用现代工艺制成“口服液”,最好的保留原方中药汤剂的疗效,同时又经提纯、精制、浓缩等工艺,使药物的吸收效果更好,疗效更佳!十分适合工作压力大、脑力劳动者以及久坐久视的人调养身体。
参考文献:
[1]魏相玲,孙海俊,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47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3(9);.
[2]仇锦珠,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60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3(2);-.
[3]曾令西,归脾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远期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5(6);-.
[4]张西平,刘鑫,阎卫东,归脾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J].河南中医,.28(9):65.
[5]冯明芬,冯树林,王永兰,归脾汤加味治疗缺铁性贫血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4(35);89.
[6]何文清,加减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8(20);.
[7]李珍,归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8();61.
[8]李瀚,归脾汤加减治疗崩漏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9(12):78-79.
[9]武双虎,黄海平.归脾汤加减治疗月经量多32例[J]现代中医药,,27(4);36.
[10]姜桂芹,韩学忠.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的临证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4(4):-.
[11]刘咏梅.应用归脾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15(4):-.
[12]蔡亚丽.归脾汤治疗老年原发性肺癌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5(11):65-6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