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小贴士
临床研究既是凸显中药品种临床价值的有效路径,更是临床医生开展科研工作,总结临床工作的有效方式。拟于3月中下旬在北京举办临床科研方法与医学统计实践培训会议,从临床研究思维培养与顶层设计,临床研究的统计分析、论文撰写以及SCI文章发表等多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与广大参会代表共同学习探讨临床科研的思路及方法。了解详情及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韩国植物药注册监管情况的介绍和思考
杨平,林丹,曲建博,宋菊,阳长明通讯作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京)
韩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仍然保留相对完整传统医学的国家之一,其传统医学称为韩医,传统药物称为韩药。韩国政府采用西方医学与韩医并存的政策,其植物药也根据医学理论不同分为韩药()和生药(),类似于我国的中药和天然药物。韩国较为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和植物药的标准化及规范化工作,其在韩药(生药)制剂及药材等的监督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值得研究和思考。本文通过介绍韩国植物药的法规与技术指南、注册分类、审批、监督管理及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我国中药的注册监管提供借鉴。
1韩国植物药的起源与发展韩国的传统医学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大约在公元2世纪末,《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传入朝鲜,与当地传统医学结合并发展,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称之为东医学。15世纪,《乡药集成方》《医方聚类》和《东医宝鉴》三部医学典籍的编纂完成,标志着朝鲜医学已经形成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朝鲜,朝鲜政府采取东、西医并存的政策。年韩国政府颁布医药法令,规定东医和西医在韩国地位相同,享受同等待遇,因而,近数十年东医学在韩国得以稳步发展。东医学在韩国又按日本国的习惯称为“汉医”或“汉方医”“东洋医学”。年韩国卫生部号通知规定11种古代经典文献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无需进行临床或药理、毒理学试验。年韩国政府修改《国民医疗法》,规定将“东医”“汉医”统一称为“韩医”。年,韩国颁布并实施了专门针对韩药材的管理法规《韩药材供应与分配条例》,将韩药材视为韩药产品进行监管,韩药材的销售要满足药品的要求。年,韩国国会通过第号《韩国韩医药发展法案》,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支持和支援发展韩医药”,促进韩医学的普及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年12月,韩国成立了“韩医药发展审议委员会”,并颁布了发展韩医药的综合战略计划《韩医药发展第一个五年综合计划》,旨在通过韩医药的科学化、产业化与国际化,提高国家竞争力。年,韩国建立了覆盖韩药的上市后监管系统。年,通过了《医疗服务法》的修订,允许西医和传统医学之间的联合,传统医学被全民健康保险覆盖。
2韩国植物药的注册监管2.1法规、标准与技术指南
韩国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植物药法规、标准和技术指南。相关的法规文件主要有《药事法》《韩国韩医药发展法案》《韩药(生药)制剂等的审批和通知条例》《天然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韩医药教育法》《地方天然医药和韩医药振兴计划》等。药品标准方面主要有《韩国药典》(KoreanPharmacopoeia,KP)和《韩国草药典》(KoreanHerbalPharmacopoeia,KHP)。相关技术指南主要有《生药(韩药)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南》《临床生药(韩药)制剂质量评价指南》《韩药(生药)制剂CTD指南》《韩药材GMP评价指南》《生药质量管理指南》《韩药(生药)制剂非临床试验指南》《韩药(生药)提取物质量管理指南》《韩药(生药)制剂成分研究指南》等。
2.2注册分类
韩国植物药根据医学理论基础不同分为:韩药和生药。韩药基于传统的韩医理论制造,包括韩药材(一般经过简单加工,如水洗、干燥切片等)、汤剂(医院使用)和韩药成品;生药则基于现代西医理论,包括原料(原药材、药用部位)、提取物和生药成品。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inistryofFoodandDrugSafety,MFDS)负责制定韩药政策与韩药上市后监管;韩国国家食品药品安全评价研究院(NationalInstatuteofFoodandDrugSafetyEvaluation,NIFDS)负责食品和药品的审评工作。根据《韩药(生药)制剂等的审批和通知条例》(年9月修订,英文版本),韩药(生药)的注册分为四大类:I新药,需要全套的研究数据,包括综述、质量、稳定性、毒理、药理、临床等研究资料;II需要提交数据的药物,包含改变处方、组成、规格、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的药物。根据不同情况,除质量、稳定性等研究数据,还需要提交或不需提交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资料;III《顺势疗法药典》所列原料药,仅需提供原料药的质量资料和综述资料;IV其他,包括仿制药、韩药书中处方、收载在韩药书中的原料(不在KP和KHP中)等,仅需提交质量资料和综述研究资料。
2.3审批情况及上市品种信息
根据MFDS官方网站药品信息(截至年8月24日),韩药(生药)共有个文号,其中有效文号个(含非处方药个,注射剂44个)。韩药材共有个文号,原料共有个文号。
韩国年药品批准报告中显示年~年韩国批准韩药(生药)的数目分别为24、27、31、44个。年批准的44个品种中,需提交数据药物2个,仿制药11个,韩药书处方药物18个,原料4个,韩药材9个。按照韩国植物药注册分类,除了2个属于“II需要提交数据的药物”外,其余均属于“IV其他”。年批准/通知植物药的数量占韩国所有批准/通知药物的3.9%。年~年韩国共批准韩药(生药)新药3个,其中年批准进口新药2个(进口国:欧盟),年批准进口新药1个(进口国:瑞士),年至今无植物药新药批准。
2.4监督和管理
韩国重视韩药及相关产业,逐步将韩药纳入药品监管体系,传统的韩药产品在年前已经纳入,年后将单味草药浸膏粉纳入,年后将韩药原料纳入监管,年纳入GMP管理。医院制剂,目前不受药品事务控制。韩药原料即韩药材(相当我国的饮片)医院制作汤剂,受药品监管,但与成品药不同。韩国政府非常注重保护本国医药品市场。对进口药材原料质量检验极其严格,对中药进口管理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管理之上的,因此中成药入韩相当困难。
韩国对药材的管理和质量检验比较严格。主要体现在:(1)药材使用品种注重基原,一名一药,重视产地,药材栽培严格按照GAP管理;(2)韩药材的加工(相当我国的饮片)为许可申报,实施GMP管理,获得GMP认证的韩药材企业家(截至年底);(3)药材安全性标准要求高,年韩国公布了《药材(生药)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标准(草案)》,年发布了“关于草药中重金属的规范和测试方法”修正提案及“关于草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物的规范和测试方法”的修正提案。年正式实施新的中药材霉菌B1标准。年韩国食药局发布-27号公告,对韩国“生药等残留污染物质标准和实验方法”再次进行修订。该标准制定的限量标准约余条,覆盖了余种药材及其制剂。(4)药材质量检测要求较高,韩国《进口医药品等管理规定》中“进口中药材检验方法”规定对进口中药材实施三类检验:①感官检验,通过感官检验药材的性状、杂质、包装等是否符合标准;②精密检验,通关后实施,检验项目从年起增至多种,使我国向韩出口中药材的难度加大;③有害物质检验,范围包括所有进口中药材,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量、真菌毒素、微生物等。其国内种植的药材要先经过农产品检验,再进入品质检验后方可流通。
2.5生产、进出口及使用
目前,韩国韩药(生药)产品的生产企业约家,以生产颗粒剂、片剂、液体剂、传统方剂为主,还涉及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韩国进口的药材主要是本地未产或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大部分药材原材料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同时也从中国进口少量的中成药。在药材出口方面,韩国采取以拳头产品出口,以名牌高价取胜,着重包装和宣传的战略。例如,高丽参需在指定的区域内种植,并有专门的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加工,由国家专营专卖,国际市场上价格约为中国人参的9倍。
根据MFDS的统计,年韩药材生产企业共计家,产品数量个,产值百万韩币,约合人民币9.5亿,不到化学药品产值的1%。其中有千美元出口他国,仅占国内韩药材产值的7%左右。韩药材大部分来自进口,年约有1.3亿美元韩药材为进口,约占韩药材国内产值的88%,前三个进口国及进口额分别为中国(0.5亿美元,约占进口总额的42%)、俄罗斯(0.3亿美元)和新西兰(0.2亿美元)。韩药材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年韩国产值前10韩药材总计百万韩币,占韩国韩药材产值的49%。鹿茸饮片排名第1,高丽参排名第4。
韩药在韩国受到普遍信任,近十几年来,韩医发展较快。在韩国,1年使用传统医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69%,年上升到86%。医院,医院,二者互不兼容。西医师不能开中药,韩医师也不能用西药及西医诊疗手段。年,《医疗服务法》的修订,允许西医和传统医学之间的联合,传统医学被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目前针灸、艾灸、拔罐、68种单方制剂、56个处方制剂和3种物理疗法都已被由政府提供的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传统/替代医药(traditional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