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中药材远志与小草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0

壹·简介

远志(学名:PolygalatenuifoliaWilld),又名葽绕、蕀蒬等。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远志为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

《名医别录》云:远志“生太山及冤句川谷。

《本草经集注》云:“小草状似麻黄而青。”

《开宝本草》云:“远志,茎、叶似大青而小。”

《嘉祐本草》引《尔雅》郭璞注云:“(远志),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

《本草纲目》云:“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贰·应用

中医认为,远志性微温,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或是咳嗽痰多等疾病症状的治疗。《神农本草经》当中对其功效也有相关的记载:

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远志的主要药理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

祛痰

远志具有祛痰作用,研究显示,其中所含的皂苷可以刺激胃黏膜,进而反射性的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从而达到改善止咳祛痰的效果。

2.镇静

远志是一味宁心安神的中药材,研究显示,远志根部成分当中含有与巴比妥类药物相关的成分,抗惊厥和镇静的作用与此成分有关。

3.抑菌

实验研究显示,远志煎剂对于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因而临床上对于细菌性疾病有治疗效果。

4.消肿

远志是一味辛、苦的中药材,辛可行、苦能泻,因而对于气血瘀阻所致的臃肿、肿毒或是乳房肿痛等疾病有一定的消肿作用。

特别提醒:远志性温燥,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2.有胃炎及胃溃疡的人群应慎用。

叁·远志文化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看匆匆西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

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有几个、笙歌晚岁。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这首《洞仙歌》是辛弃疾的作品,通过谢安出山建立不世功业的典故,抒发自己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

小草远志一体同

词中“看匆匆西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句,引用的是东晋谢安“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多年,朝廷腰召不至,且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后因形势所泊,谢安出任桓温的司马。一天,有人送给桓温一些中药,相温看了看,其中有一味远志,便问谢安:“这种药还有个名字叫小草,为什么一种植物有两种称呼?”谢安时答不上来,这时候旁边有个叫郝隆的人应声答道:“这很容易解释,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原来,中药远志是远志科远志属植物远志或卵田远志的干燥根,这两种植物的全草也可入药名为小草。郝降的表面意思是处于地下的部分名为远志,长出地面的部分名为小草。实际是语双关,讽刺谢安在隐居的时候志向高远,人人敬仰;出仕以后却像小草一样随世沉浮,左右

谢安听到郝隆的话后当即面露愧色,一时颇为尴尬。这时桓温忙出来打圆场说:“郝参军的话也不错,很有道理啊!”其实谢安出仕后并没有随波逐流,只是通达人情世故而已。后来谢安挫败相温夺东晋政权的明谋。淝水一战,更是以少胜多,保卫了东晋的国家安全,建立不世功勋,真正实现了“远志”,成为后世文人心中的偶像。宋代孙嵩《感兴》诗吟咏具事

说:“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不足凋谢安,适可谓殿浩。”后代诗词也多有引用“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典故的,如王汶《寄韩润泉》:“浮荣安可辜,高蹈何恨早。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古人认为服用远志可使人立志高远、前途无量,故此名之。具实,中医的“志”主要指意志和记忆,并且认为志藏于肾精之中,受肾精的涵养。远志主归肾经,能强志益精,増强的藏志功能,故名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清代龚自珍《远志》)远志和小草通体一身,既积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含义,又散发着浓郁的中药芳香,在百草园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制作+排版吴抱一

麻烦看完后点个在看!

谢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yy/3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