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被标为“草药饮食补充剂”的“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因使病患成功止咳,而在纽约风靡一时。目前枇杷膏在纽约的中国超市里售价约为7美元(约合人民币44元),通过第三方网购则可能达到70美元(约合人民币元)。
在年的第三周,美国因为流感或者肺炎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人。
尤其是“流感引发的咳嗽久治不愈,让很多美国人们苦不堪言。。。。。”
而不少这样的病人,在服用了京都念慈庵的“蜜炼川贝枇杷膏”后,竟然都奇迹般好转,并治愈了!
人民日报转载此文后,点燃了不少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各网友的反应如下:
但是我的感觉是:
为什么这药对于流感引发的咳嗽具有如此宏大的疗效,以致于美国人民都为之疯狂?
我们先来看下“网红”川贝枇杷膏的组方吧:
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辅料为:蜂蜜、麦芽糖、糖浆。
口味好,是这个药的一大特色,里面有甜甜黏黏的蜂蜜和麦芽糖,以及清凉醒脑的薄荷,所以口感自然是“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肯定有人和我小时候一样,自己偷着当糖水吃,被发现后暴打一顿的惨痛经历。
那功效呢?说明书上写的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方中的药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化痰的药:川贝母、瓜蒌、桔梗、远志、二陈汤(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二是止咳的药:苦杏仁、款冬花、枇杷叶。
三是润肺的药:南沙参、五味子。
咳嗽也好,肺炎也好,都有不同的证型,都要辨寒热虚实而论治。万一误治,结果更糟糕。古书有云:
《类证治裁》卷之二咳嗽论治
以四时论之,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栝蒌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元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枝、麻黄之属。
千万别误以为“蜜炼川贝枇杷膏”是治疗肺炎咳嗽的特效药。只要是咳嗽,只要是肺炎,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能拿来用。
此次的报道中称,有纽约当地民众因为觉得枇杷膏“味道不错”而当糖水喝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
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属于中成药,临床使用要讲症型。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属于甲类非处方药,含有法半夏、苦杏仁等小毒中药,从安全性上讲有一定风险,毕竟这是药品而不是保健食品,如果长期吃或者要吃几瓶,还是需要请医生或者药师看一下是否对症。
因此,枇杷膏虽好,但毕竟也是药,也不能随便服用,尤其是儿童、老人,以及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等,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这几类人不建议吃枇杷膏:
1
尿病患者:川贝母是常用中药,传统的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而在添加了拥有同样功效的枇杷叶等中药材后,其对于咳嗽相关的肺部疾病确实有着特殊的功效。由于枇杷膏中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服用,高糖的食物容易生痰之余,还会增加痰的粘度,服用枇杷膏也应避免过量。
(特别注意内容)
2
孕妇、经期妇女:有些枇杷膏添加了红花,孕妇不宜吃。而枇杷膏的性质偏凉润,正值生理期或哺乳期的女性也要谨慎服用。哺乳的妈妈如果服用太多枇杷膏,可能会让婴儿肠胃不适。脾胃较弱的人如果吃太多枇杷膏,可能会因为脾胃无法代谢、蠕动变慢而生痰。
(特别注意内容)
而如咳嗽病程中出现头痛、喷嚏、流涕、鼻塞、咽痒咳嗽、发热恶寒等其他感冒症状,建议患者不要盲目服用,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那除了川贝蜜炼琵琶膏,还有雪梨蜜炼琵琶膏、强力蜜炼琵琶膏等,到底如何选择?如何分型辨证?敬请期待即将推出的“经典寻方”栏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