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眠叫痰湿蕴结,一张经典方从头到脚

记得我跟大家科普过很多次,失眠在中医看来,有很多原因,比如肝血不足,心脾两虚,肝气郁结等等。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一种很典型又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痰湿蕴结导致的失眠。

首先,我先跟大家讲讲痰湿是如何导致失眠的。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大部分人都是吃喝不愁,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饮食不节制。

过多地摄入肥甘厚味,并且缺乏运动,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脾胃无法有效地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反而形成了痰湿。

痰湿阻滞气机,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去濡养,从而导致失眠。

此外,痰湿郁久还容易化热,扰动心神,使人心烦意乱,难以安睡。

那出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经典方剂——二陈汤,在调理痰湿蕴结失眠上,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思路。

二陈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

半夏辛温性燥,能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君药。

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为臣药。

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

甘草调和诸药,健脾和中。

全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使得痰湿得以消除,气机得以通畅。气顺则痰消,脾健则湿化,心神安宁,睡眠自然得以改善。

下面讲一则用二陈汤加减调理失眠的患者案例。

49岁的孙先生由于生意需要,经常应酬,频繁饮酒,每日饮食多为大鱼大肉。

近两年来,他开始出现睡眠问题。

起初只是入睡较困难,后来逐渐发展为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失眠多梦,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睡。

除了睡眠问题外,他还伴有头晕头重,胸闷脘痞,恶心欲呕,口苦口黏,身体困重,四肢乏力等症状。

我看了一下他的舌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结合症状辨证属于是痰湿蕴结,脾胃受损。

孙先生是由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损伤到了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阻滞中焦,上扰心神,从而引发失眠。

调理上就需要祛痰化湿,健脾养胃,宁心安神。于是我用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帮他调理。

根据孙先生的情况,我加了苍术、厚朴增强燥湿运脾之力;

加了竹茹、枳实清热化痰,理气宽中;

又加了远志、菖蒲开窍醒神,宁心安神。

具体用药剂量也是根据孙先生的体质和情况制定的。

结果怎么样呢?

孙先生按着这个思路调理了一周后,恶心欲呕、口苦口黏等症状有所减轻。

继续服用两周后,入睡时间缩短,夜间醒来次数减少。

头晕头重、胸闷脘痞等症状明显缓解,身体困重感减轻,四肢逐渐有力。

复诊时,我根据他的改善情况,调整了下药方。

继续巩固调理一个月后,孙先生的失眠症状基本消失,舌象恢复正常,身体状态良好,重新找回了健康的生活节奏。

但是,中医调理需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无论你是什么问题,都要结合年龄、病程、症状、体质来辨证用药,切不可照搬文中方子使用,调理过程中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药方。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可以分享一下,让更多人受益!

我是黄燕,医院主任医师。

如果您有:顽固性失眠、失眠、头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等问题,都先问问我,我会用我40年治失眠的经验帮助你!

#如何改善失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yy/12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