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几位患者跟我反应,年龄都在50—60岁之间,说自己有健忘的问题,记性特别的差,刚刚交代的事情,往往转头就忘,有什么事也总是想不起来,就是忘的特别快,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先想想,我们的记忆是谁在管呢?是大脑,对不对?那大脑这块,又是谁在补?中医讲,脑为髓海,也就是说,大脑这块是所有骨髓聚集的地方,那么,什么主髓呢?是肾,肾主骨生髓,所以说,记性这个问题,主要是和肾有很大的关系。并且中医讲,肾主志,这个“志”的意思,代表的就是记忆!因此一般来讲,记忆力不好的事,就跟肾虚有关,脑髓空虚了,我们往往就要采用补肾的方式。
而且这种年龄段的人,到了中年以后,记忆力衰退是正常的事情。这恰恰是肾气日渐亏虚,肾精日渐不足,导致髓海日益空虚的必然体现。但是我们只补肾行不行呢?肯定不行!
从临床观察来看,这类人往往不仅有肾虚的问题,而且有时还会伴随头晕眼花、头脑昏沉,胸闷、憋气,另外两个眼睛,视力也不太好,再一问,睡眠也比较差,常常会心烦失眠,要么多梦,要么早醒,要么入睡困难等等。
伸出舌头来一看,舌苔白腻,形体稍胖,这是说明什么?说明脾虚,有痰湿,然后痰浊上行,蒙蔽心窍,人就会头脑昏沉、并且容易健忘,还会胸闷憋气,而睡眠质量差,也是痰浊扰心,惊扰心神所造成的。
所以,这个时候,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款药茶,可以准备石菖蒲、
茯苓、和远志,这3味药材适量,研成粗末,混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大水杯里面,加入沸水来冲泡,闷盖20分钟后代茶饮。或者煎煮取药汁服用,都是可以的。适合绝大多数的健忘、记性差的朋友。
先来说说菖蒲,它可以祛除头上的湿气,具有开窍豁痰的作用,能够醒神益智,常用于治疗失眠健忘。而茯苓不仅健脾祛湿,也有宁心安神之效。最后就是远志,什么叫远志?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远大的志向,“志”是记忆的意思,就是可以增强这个人的记忆,使人的记忆长远一些,所以叫远志。
总之,三者都是调治健忘的常用药,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大家还可以用煮过的水,冲服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要就是补肾阴的,或是如果你阴虚比较严重,口干、燥渴的厉害,可以再加些生地、麦冬。
我在临床上常以此为基础用药,很多患者在用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个眼睛就没有那么昏花了,记忆力也比之前加强不少,最主要的是睡眠也有很大的改善。
我们讲补肾的过程,本身就比较慢,所以大家要有耐心,一点一点去改善,不断调整,最终的结果都是比较不错的。
大家知道了吗?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其他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先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