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考改革我想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并不陌生,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选3门。“3+3”模式打破了常规的文科分科,给考生们更多选择,使学生的专长能被更好的发挥。虽然3+3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可能性,但是此模式在实行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可选择的组合太多,增加了考生们的压力。同时因为物理较难,最后导致这一科目无人可选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些问题,年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3+1+2”的模式,此模式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什么是”3+1+2”模式?这里面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分;“1”是一个副主科,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任选一门,计分。“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分,总分是分。在“3+1+2”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一改变缓解了物理无人可选的局面,同时对比“3+3”的几十种组合,“3+1+2”模式降低到了12种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选择压力。同时,因为之前科目组合较多,走班数量人数也相对较多,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学生的课程安排,还是教室教师安排都带来了极大困难。而在科目组合减少的“3+1+2”模式下,需要走班的科目降低,走班学生人数随之也大幅度下降,这样可以使学校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虽说“3+1+2”的模式是对原有模式的优化版本,但是还是避免不了在选科上为难,有些家长认为新高考改革是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其实只要学生目标明确提前做好准备,选科其实并不难!远志策略学业规划专家系统是由学业规划专家团队是由中国高校录取特征指数研究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庞国良教授领衔,其研发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日本长崎大学博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硕士等专业人士组成。此系统可帮助考生轻松应对选科填报志愿等难题,学生只需要通过高中生专业倾向性测评了解自己的高考报考专业方向及目标高校,掌握目标高校该专业所要求的高中阶段考试科目。确定目标后,重点学习文化课科目。同时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为进入高校学习积累常识。高中阶段通过模考成绩对比该目标高校录取的概率,如有必要需及时调整目标高校,直到被录取概率足够大为止。庞教授认为只有确定目标认清自我,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科目,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