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故事黄豆卷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pf/a_4785537.html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注意事项请参见:安全地使用中药

?豆黄卷,即大豆黄卷。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性味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能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适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

煎服,9~15g。

有关本品的故事较少,摘录用药医案一则。

《程门雪医案》

春温重症

陈××女成年,初诊年2月25日。

春温十日不解,热势甚壮,烦不安寐,谵语耳聋,咳不爽,气急,白?隐隐不多,胸闷口干,苔黄腻,舌尖绛,脉濡滑数,左弦。温邪不得外达,肺胃肃化失常,素虚之体,须防内陷。拟清温透热。

清水豆卷四钱,黑山栀三钱,桑叶皮各三钱,白杏仁三钱,辰赤苓三钱,象贝母三钱,块滑石四钱(包煎),广郁金一钱半,带心连翘三钱,生薏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竹叶心一钱半,朱灯心二扎,甘露消毒丹五钱(包煎)

二诊:白?隐隐不多,红疹已布而不显,耳聋,澹语神昏,咳不爽,气急胸闷,口干唇焦,苔黄膩,舌尖绛,脉濡滑数,左弦。温邪为病,热势鸱张,气血两燔,病情重险。再拟气血双清,以望转动。

鲜生地五钱,清水豆卷四钱,黑山栀一钱半,桑叶皮各三钱,辰赤苓三钱,净银花三钱,带心连翘三钱,竹叶心一钱半,白杏仁三钱,象贝母三钱,生薏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块滑石四钱(包煎),牛黄清心丸一粒,分两次化服。

三诊:红疹虽多,色不显明,耳聋失聪,唇焦,神蒙谵语,咳痰不爽,气急,喉有痰声,舌尖绛而干,脉弦滑数。症势重险,防其动风、内陷。再从昨方加减。

鲜生地五钱,清水豆卷四钱,黑山栀三钱,桑叶皮各三钱,净银花四钱,带心连翘四钱,象贝母三钱,广郁金一钱半,生薏仁四钱,冬瓜子四钱,竹叶心一钱半,块滑石四钱(包煎),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牛黄清心丸一粒,分两次化服。

四诊:白?渐多,红疹隐隐,色不明显,耳聋,神蒙谵语,大便艰行,咯痰不爽,气急,喉有痰声,唇焦齿垢,舌绛而干,脉弦滑数。症势重险至极,动风、内陷可虑之至。再从昨方加重。

鲜沙参五钱,鲜生地五钱,黑山栀三钱,清水豆卷四钱,净銀花四钱,带心连翘三钱,川雅连四分,象贝母三钱,广郁金一钱半,鲜竹叶茹各一钱半,鲜菖蒲八分,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嫩钩钩一钱半(后下),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调服牛黄清心丸一粒,分两次服之。

五诊:咳嗽气急、喉有痰声略见轻减,神昏谵语,依然如故,唇焦齿垢,舌苔干绛,脉弦滑数。温邪化热伤阴,内蒙心包,上蔽脑府,肺胃清肃之令不行,症在危险关头。仍从昨方加减,以冀外透。

鲜沙参五钱,家元参三钱,鲜生地五錢,鲜石斛四钱,净银花三钱,带心连翘三钱,川雅连四分,川象贝各二钱,黑山栀三钱,鲜竹茹三钱,鲜菖蒲入分,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嫩钩钩一钱半(后下),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调服牛黄清心丸一粒,分两次服之。

六诊:大便已通,通而色黑,唇焦齿垢,咳嗽气急,咯痰不爽,神昏谵语依然如故。白?多而不透,色欠晶明,脉弦滑数不静。症势仍在危险关头,慎防下血、痉厥之变。仍拟生津清温,而化痰热。

鲜石斛四钱,鲜沙参五钱,京元参三钱,鲜生地五钱,净银花三钱,带心连翘三钱,煅蛤壳五钱,川象贝各二钱,生薏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鲜菖蒲八分,嫩钩钩一钱半(后下),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化服至宝丹一粒。

七诊:大便频行,先硬后溏色黑;唇焦齿垢,神蒙不清、谵语,耳聋,白?多而不显,舌苔干绛,脉弦滑数。阴液暗伤,温邪留恋不化,肺胃肃化不行,痰热逗留,上蒙清空,下迫大肠,须防下血、痉厥之变,症势严重之至。再拟一方,以求转动。

鲜石斛四钱,鮮沙参五钱,京元参三钱,川象贝各二钱,辰赤苓三钱,银花炭五钱,带心连翘四钱,煅始壳五钱,冬瓜子四钱,天竺黄一钱半,广郁金一钱半,鲜菖蒲八分,枇把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化服至宝丹一粒。

八诊:今日大便未行,昨晚汗出颇多,白?满布,唇焦齿垢,神昏谵语,咳嗽气急,咯痰不爽,舌苔干绛,脉濡滑数。阴液大伤,肺胃清肃不行,痰热逗留,蒙蔽清空,本虚标实,症势仍在重险关头。再从前方出入。

鲜石斛四钱,鲜沙参六钱,桑白皮三钱,京元参三钱,辰赤苓三钱,川象贝各二钱,煅蛤壳五钱,广郁金一钱半,天竺黄二钱,冬瓜子四钱,带心连翘四钱,鲜菖蒲八分,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分两次冲服。

九诊:白?布而渐化,唇焦齿垢较见轻减,神昏谵语时轻时剧,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苔干,舌绛稍淡,脉濡滑数未静。肺胃清肃不行,温邪伤阴,内蒙心包,症势稍见转动,仍在重途。再从昨方出入。

鲜石斛四钱,鲜沙参六钱,桑白皮三钱,川象贝各二钱,辰赤苓三钱,煅蛤壳八钱,广郁金一钱半,带心连翘四钱,天竺黄二钱,冬瓜子四钱,净银花四钱,鲜菖蒲八分,朱灯心二扎,枇把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分两次冲服。

十诊:白?既化而重布甚多,唇焦齿垢轻减,神昏谵语时轻时剧,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脉濡小数,舌红绛稍淡。前方生津养肺,清温化痰热,尚觉合度,仍从原法加减之。

鲜沙参六钱,鲜石斛四钱,桑白皮三钱,川象贝各二钱,煅蛤壳八钱,天竺黄二钱,生薏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带心连翘三钱,广郁金一钱半,天花粉三钱,朱灯心二扎,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分两次冲服。

十一诊:白?已化,唇焦齿垢已减,神蒙渐清,谵语亦少,病势渐有转动之机。唯咳嗽咯痰不爽。再拟养肺阴,化痰热。

鮮沙参五钱,桑白皮三钱,川象贝各二钱,煅蛤壳八钱,辰茯神三钱,炙远志一钱,带心连翘三钱,天花粉三钱,生薏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广郁金一钱半,干芦根一两,枇杷叶露四两、淡竹沥二两。炖温,分两次冲服。

十二诊:白?已回,身热亦退,咳嗽未清,寐欠安,偶有谵语,舌红已淡,脉濡小数。再从前方加减,以资调理。

鲜沙参四钱,桑白皮三钱,甜杏仁三钱,川象贝各二钱,辰茯神三钱,炙远志一线,煅蛤壳八钱,煅龙齿三钱(先煎),天花粉三钱,生薏苡仁四钱,冬瓜子四钱,干芦根八钱,枇杷叶露四两。分两次冲服。

程老生前治疗温热重症甚多,以应变迅速,能攻能守,稳扎稳打著称。本例经程老十六日、十二诊次的抢救,病人从昏蒙到清醒,从壮热到热退,过了内陷和动风两个大关,其辨证和治疗方法,很有参考价值,试分析于下:

1.初诊见症,咳不爽,气急痰声,为温邪犯肺,痰热逗留;壮热历十日而不退,白?隐隐不多,是邪在气分,欲透不得之象;胸闷口干,苔黄腻,系温邪挟湿,三焦与阳明胃府同病。其病重处在于谵语、烦不安寐,其温邪虽主要在气分,但已经入于营分,以致心神不安,惟尚未至于内陷心包而昏迷的境地。此时用药要点,急须清温透热,促使邪由气分而外解,遏制其深入血分而逆传心包。程老此方除用连翘心、朱灯心、竹叶心等清心安神外,其余均为透气解表药;其中薏苡仁、滑石、赤苓等渗湿之品,是叶天士“渗湿于热下,使湿不与热相搏”的治则,以孤立其温邪,也很重要。

2.从二诊至四诊,症状由烦躁不安眠而转为神昏不清,见了一些红疹,但色泽不鲜明,温邪已入血分,不能透出(白?为气分之邪外透,贵在粒小晶明;红疹为血分之邪外透,最好色泽红润);舌干、唇焦、齿垢(齿根黄如豆酱,或紫如干漆),说明其温邪在气分者更见狂炽;而且耳聋舌绛,可知肾阴之早虚。程老在这三诊方中,逐步用了鲜沙参、鲜生地、芦根等甘以生津,寒以清温;又加入银花、茅根、川连、牛黄清心丸等凉血清热;竹沥、枇杷叶露、竹茹、贝母等清肺化痰;菖蒲、郁金以开窍。他在前四诊中用的是气血双清法,至第五诊才撤去豆卷、桑叶等清气透气药,而致力于透血。

3.六至七诊大便频行,先硬后溏而色黑(此黑便是积热),气分的温邪,得由阳明大肠而下泄,这是至宝丹开窍泄热,天竺黄、竹沥、郁金等豁痰润肠之力,为病情转好的迹象。第八诊形势更好,大便通后又得畅汗,所谓“里和表自解”,白?也满布了,可见温邪已得透解,这是关键性的一诊。以后治则,转为清肺养阴,化痰开窍为主。

4、第九诊神昏时轻时剧,已有清醒的征象,唇焦齿垢也已轻减。第十诊白?化而重布,而且很多,仍属气分之邪陆续外透之故,不是坏象。此后昏蒙清醒,险症已得挽回,转入坦途。治则是养肺阴,化痰热的调理法。

5.本例咳嗽历久不止,气逆至第十诊方平,虽然顽固,但尚不属坏象,因为一是说明气分之邪没有完全陷入血分,仍有部分逗留在肺,咳嗽即其表现;二是常有在温邪陷入血分,神识昏迷的同时,咳嗽倏然而止,痰声曳锯,反有肺困之危所以咳止太早也未必是佳象;三是咳能宣通肺气,以利于引邪由血透气。程老在治疗全过程中,花了很多力量以宣肺气化痰热,正是这个目的。

6.此例温邪由气入血,再由血透气,先?后疹,再二次见?,在病程中程老采用的治法和主要药物,再综合如下:第一阶段(初诊)为清热透气法,以豆卷、桑叶、甘露消毒丹为主。第二阶段(二至四诊)为气血双清法,以鲜生地、鲜沙参、豆卷、桑叶、牛黄清心丸等为主。第三阶段(五至七诊)为清营开窍法,撤去豆卷、桑叶等气分药,加入鲜石斛、元参、鲜菖蒲等为主。其中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改为至宝丹芳香开窍,兼有防止痉厥的作用。第四阶段(八至十诊)病情转危为安,改用养阴清肺化痰热法,以鲜沙参、鲜石斛、元参、桑皮、川贝、象贝、竹沥等为主。其中养阴清肺一法,既生津液,兼能清余热。第五阶段(十一至十二诊)调理善后,撤去鲜石斛(生胃津)、元参(滋肾阴),退而用花粉、芦根,配合远志、茯神、龙齿等安神之品。

程老吸取叶天士学说的精髓,结合他自己的心得,掌握透气、透血和轻、重、缓、急的全局变化,用药应、对、进、退,有条不紊。其丰富经验,于此可见一斑。

伤寒论用药

中药小故事——薏苡仁

中药小故事——黄芪

中药小故事——防己

中药小故事——百合

中药小故事——苦参

中药小故事——雄黄

中药小故事——鳖甲

中药小故事——射干

中药小故事——鼠妇

中药小故事——石韦

中药小故事——牡丹皮

中药小故事——瞿麦

中药小故事——蟅虫

中药小故事——露蜂房

中药小故事——火硝

中药小故事——蜣螂

中药小故事——菊花

中药小故事——防风

中药小故事——矾石

中药小故事——芎?

中药小故事——寒水石

中药小故事——白石脂

中药小故事——紫石英

中药小故事——川乌

中药小故事——独活

中药小故事——山茱萸

中药小故事——天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yy/10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