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远志 >> 远志鉴别 >> 趣话当归

趣话当归

故事一

将军假降蜀汉当归

三国时期,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邓艾进攻蜀国。蜀国主公刘禅昏庸无能开门投降。蜀国大将姜维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假意投降。后来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姜维的母亲。姜维的母亲知道儿子投降以后气得大骂逆子无德,并写了一封信斥责姜维不忠不孝不义,偷偷叫人送给姜维。姜维看到母亲的信以后心中忐忑不安,如果实话对母亲说的话,怕泄露天机坏了大事。

于是姜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她拿了两包中药,一包是远志,另一包是当归,托人送给老母亲。姜维的母亲看了以后,心领神会,完全理解了儿子的用意。原来是儿子胸怀远志打算重振江山。失去的城池,应当重归蜀汉。为了让姜维毫无牵挂,一心救国,于是自己撞墙而死。

故事二

当归不归,娇妻改嫁

相传,古时候有个青年名叫福生。福生胆大力壮,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务农采药维持生活。离家几百里外有座高山,据说山上长着很多神奇的药材。由于山高路险,加上毒蛇猛兽横行,所以很少有人敢去,福生年少气壮很想探个究竟,征求母亲意见。母亲害怕儿子有什么意外就劝他结婚以后再去。

福生遵照母亲意思,择期成了家,谁知婚后夫妻恩爱,也不在提上山采药之事了。有一天,左邻右居背后议论福生,说他胆小,婚后被老婆拖住了后腿,不敢上山去了,此话传到福生耳朵里,一怒之下,决心上山探险采药,其妻依依不舍,泣不成声。福生说,“我若三年不归,你可另嫁他人。”,次日毅然上山去了。

母亲日盼夜望,转眼三年过去了,仍然不见儿子回来,估计必死无疑。母亲通情达理,遵照儿子的托付,劝自己的儿媳改嫁。谁知改嫁不到半月,福生竟满载名贵药材而归。

见了妻子改嫁,后悔不已,他们相约再见一面,会面时抱头痛哭。福生指着药材说,原想卖掉药材给你买些新衣服,如今看来也不必了,就把这些药材送给你吧。从此以后,新媳妇悲痛伤感,忧郁成病,月事不调,骨瘦如柴。有一天她想起了福生送给他的药材,于是拿过来,想把它们都吃掉企图中毒而死。免受折磨。谁知道吃了以后,反而月经通调,日渐康复。

后来,人们就把唐诗中的,“胡麻好种无人种,正当归时又不归”中的“当归”两字做了这味药材的名称。

故事三

荆夫与秦娘

在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脚下渭水源头住着—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唤秦娘。夫妻二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久,秦娘怀孕生子,得了产后血症,荆夫四处求医治疗,不见好转,心里着急。

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老道人,声称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种百草百药。医治人间疾病,如荆夫愿去求药,秦娘之病可治。荆夫听说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当即随老道前往。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了峨嵋山。这里重山叠嶂,云海绵绵,仙洞天池,奇花异香,真是个神仙境地。

老道人将荆夫领到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这就是你要找的那种药,现在正在开花,要得成药,最少要三年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还得施肥除草.精心护理,如有疏忽,时间倍增”。荆夫按老道的指点,披星戴月,辛勤栽务。三年过去,所栽之药有了收获,他心里非常高兴,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临行之时,拜别老道。老道人将所栽之药捆在一起,交给荆夫说: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当归之名即从此来。老道人边说边开得药方一剂,交给荆夫。荆夫接药,感激不尽,双膝跪地,再拜师傅:“不知此药能在吾乡栽种吗?”

老道犹豫片刻说:“要种此药得有三个条件:适宜的气候.湿润肥沃的土壤,勤劳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观弟子家乡有此三宝,这里有少许种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荆夫拜别师傅,星夜赶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当即将所带之药如方配制,给秦娘灌服,病情立见好转.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尽,就将老道人所赠药籽依法种植,三年之后种成当归,岷山脚下,洮渭之滨,遍地栽种,异香醉人。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jb/8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