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29.html
作者:林世和级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单位:医院
茯苓简介
茯苓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本草纲目》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1.茯苓的栽培
茯苓的栽培:传统茯苓种植主要包括选蔸、削皮、挖地、下种、覆土、管理、收获、加工等八个工序和过程,传统栽培主要以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为载体,所以环境和绿化破坏较大,因此现在一般多改良为松树段木栽培法和代料培养法。因为代料培养和松树段木栽培是不能生产常见的茯神饮片的,茯神就显得供不应求,市面也就经常遇到茯神的伪制品。
传统栽培的茯苓松木段栽培茯苓
松木段栽培的茯苓
代料培养的茯苓
2.茯苓鉴别
中国药典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去皮,按不同要求切制为“茯苓块”或“茯苓片”,阴干。
1
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
茯苓片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4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茯苓显微特征图(1.团块2.菌丝)
茯苓常见的相似品:主要是山药或粉葛,因为性状类似,需要仔细鉴别。
茯苓块
茯苓片
粉葛块
山药片(为便于比较特别制作)
三种饮片,初看没有多大区别。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性状有细微不同:茯苓断面颗粒性,山药断面粉性,粉葛断面富粉性且明显可见纤维特征。显微鉴别法则更易区别三者之不同。茯苓主要可见团块和菌丝;山药可见大量淀粉粒,容易见到草酸钙针晶束;粉葛除易见到淀粉粒外,典型特征是有晶鞘纤维。有了显微鉴别法,茯苓的这两种相似品就很容易鉴别了。
山药显微特征图(1.淀粉粒2.针晶束)
粉葛显微特征图(1.晶鞘纤维2.淀粉粒)
3.茯苓类的一种伪制品
茯苓类常见的一种伪制品:伪制茯神,需要仔细鉴别,引起重视。
伪制茯神:天然茯神其切面茯神木与白色茯苓的连接紧密,中间没有空隙。伪制茯神为用新鲜茯苓个穿松根再切片干燥而成,或者用茯苓块穿入松根加粘合剂干燥而成。大部分伪制茯神在松木和茯苓块间隙之间用面粉或茯苓粉末加粘合剂填充,填充圈与茯苓颜色不一致。
鉴别要点:1.松根相对新鲜。2.粘合部分和茯苓颜色有出入。
茯神饮片伪制茯神
4.茯苓的炮制
《修事指南》载,雷敩曰:凡使茯苓,用去皮、心,捣细,于水盆中搅浊,浮者滤去之。此是茯苓赤筋,若误服耳,令人瞳子并黑睛点小,兼目盲。弘景曰:作丸散者,先煮二三沸乃切,曝干用。后人有用乳蒸者。
现代一般分为净制、切制、炮制。
①茯苓皮:削下的茯苓外皮。有利水消肿之功。
②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传统分赤茯苓和白茯苓,赤茯苓:近皮部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较少,清利湿热力胜。白茯苓:内部大多数色白的部分,健脾祛湿功强,标本兼顾。
③茯神:抱松根而生的部分。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允许有枯小松根,一般直径不超过1.5cm。
④茯神木:茯神中的松木。有学者认为功效基本同茯神。
部分不同茯苓炮制品
机器切制茯苓丁
茯苓的炮制品主要为:
1
朱砂制
取切好的茯苓,以水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取出,晾干即得。
2
土制
将土炒热,再将白茯苓块倒入,炒成微黄色时,取出,筛去土,摊开,晾凉。
3
米汤制
取茯苓去皮,米汤浸,蒸热,切厚片,晒干。
4
明矾米汤制
取茯苓去皮,加明矾热米汤溶液,洗净,焖,蒸,切片,晾干。
医院多用茯苓丁,医院反应茯苓丁煎不透心。这种茯苓丁有大有小,表面颜色不尽相同,有白色,有粉红色等;表面有平整光滑的,也有粗糙的,有的还有明显的粘合痕迹;但有一个共同的性状特征就是坚硬,指甲掐不动,用力掰不开,研钵难以研碎,煎药机煎不透,和正品茯苓的性状有所区别。
这种煎煮不透的茯苓丁可能之一是切制前蒸制;也就是沿用上述炮制方法3或4,但是上述方法中是切厚片(1.5-3mm),不是切丁(药典要求10mm以内)。这种随意改变炮制工艺的炮制品,无论是煎药机还是普通煎药皆煎煮不透,发挥不了茯苓应有疗效。
5.临床应用
1
生用
①用于水肿:常配伍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等,能加强利水消肿之功,如五苓散(《伤寒论》)。
②用于痰饮:常与桂枝、白术、甘草等同用,能加强温脾化饮作用,如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③用于泄泻:常配伍党参、白术、砂仁等,能健脾止泻,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制用(朱茯苓)
①用于失眠:常与酸枣仁、远志等同用,能加强安神作用,可用于心神不宁之失眠。
②用于惊悸:常配伍人参、龙齿、磁石等,能益气安神镇心。若为阴虚火旺的惊悸,配伍生地、黄连等;痰火扰心者,又当配伍黄连、竹沥等同用。
③用于健忘:常配伍党参、白术、五味子等,可用于心脾两虚,记忆力减退等。若为心肾阴亏,精血不能上承养脑而致者,常与龙骨、龟甲、菖蒲等同用。
3
茯神
用于失眠:安神作用强于茯苓,可用于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心神不宁,夜寐多梦等证,常与石菖蒲、人参、熟地等同用。
4
茯苓皮
水肿:常配伍生姜皮、大腹皮、陈皮、桑白皮等,能加强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者,如五皮散(《中藏经》)。
6.小结
1.传统栽培主要以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为载体,茯神产生较多;现在一般多改良为松树段木栽培法或代料培养法,不易或不能生产常见的茯神,因此茯神饮片少,市场多见伪品。
2.正品茯苓丁边长应小于1cm,容易破碎,易于煎煮透心,应注意鉴别茯苓丁的掺伪及炮制不当。医院慎重选用茯苓丁,最好选用茯苓片。
3.茯苓或茯神朱砂炮制不入汤剂,只可用于丸散等制剂。
本团队专家可给予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种植、临床药学等中药相关领域的全方位指导,业务合作请联络。
神农本草精英会是全国中药人之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选拔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团队公众平台。特邀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主任委员贾天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特邀教授张继、济南中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希贵为特邀编审。
这里,汇聚全国中药行业各领域的硕才俊彦,致力于传承中药特色技术,传播中药专业知识,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分享全国优秀中医药专业人士文章,搭建全国中药人共同圆梦的舞台。
本期主审:曹臣
本期编审:谭富林
版面编辑:孙天霞武美南
本期主编:吴镝
第21期总第70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