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门诊上,常常遇到患者问:“服用中药期间,是否要忌口?注意什么样的饮食?”一般情况下我的回答总是“清淡饮食,以易于消化为原则”!
何为清淡饮食?大概就是不要味道过重,不要过酸、过甜、过油腻、过苦涩、过咸、过辛辣、过滋补、过寒凉、过温热、过饱餐、过饥饿,等等!
味道过重——不管什么味道的食物,味道过重了,自然具有其特殊的偏性,会干扰药物疗效;
味道过酸——酸性易于收敛、收涩,过酸则不利于外邪的发散,不利于气机的运行,不利于痰饮水湿的蒸腾气化与消散;
味道过甜——过于甘甜易于滋腻,阻滞脾胃气机的运行,易于导致痰湿的停留,不利于痰湿的消散;有时还会因为甘甜易于缓和原来中医处方的峻烈作用,使之趋于缓和,不利于某些方药发挥较强的作用;
味道过油腻——过于油腻容易滋生痰湿,不利于痰湿的消散,易妨碍脾胃正气的运行,不利于脾胃虚弱者病情的恢复;
味道过于苦涩——苦涩是一种不爽的味觉感受,不利于病邪的外散、外透,不利于气机的循行;苦的食物常常会苦燥伤阴,阴血不足者不宜;
味道过咸——味道过咸不利于气血的循行,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肾病者水肿的加重;
味道过于辛辣——少量辛辣刺激之品,有助于开胃进食;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则易于耗伤阴津,不利于阴血亏虚者康复;
生活中过食滋补食物——本来生活优越,多坐少动,大腹便便,营养过剩,本当泻反过补,过食滋补之品,加重病情;体质虚弱者,脾胃消化功能本不佳,过多进食滋补之品,反易于呆滞脾胃;
过寒凉——寒凉伤阳,败胃,凝滞气血,冰伏湿热;过温热——过热则伤阴,热过极则化火;
过饱餐——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致肥胖,致痰湿,致积滞;过饥饿——伤元气,伤脾胃,伤精神。
概而言之,就是要清淡、清爽、易于消化,以免因饮食不节或不洁而影响药性,改变药效,干扰治疗作用。
——传播文化理论,打造经典案例——
撰文:远志博士
若有问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