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过经方,就会知道有些病其实是被制造出来的,根本不应该有那些病。
现在有些病不好治,很多也是因为这个。
就说精神疾病,服用西药时间长的就是要比吃药时间短的难一些,这没什么疑问。再一个,精神疾病,控制病情容易些,要彻底治愈就难一些。
除了心理这一层,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种气机病,是全身性的。
不像别的病,病因单纯,看到那个症,下药就是了。
讲个例子吧。
陈某,女,l8岁。
20天前受惊吓后,出现沉默少语,偶自言自语,独自流泪,不能正常上学。半月前口服甲胺磷,口吐泡沫,神志不清,肢端青紫,医院洗胃,用阿托品治疗数日,中毒症状消失出院。但沉默不语等症加重,近3天不语,进食困难,口角流涎,以抑郁症收入院。
神清、表情淡漠,双瞳等圆等大。光反射灵敏,四肢运动减少,但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无病理症。经抗抑郁、支持对症治疗无效。
苔白厚腻满布,津液满口,脉沉、细无力。
此为脾病湿郁。
治宜理气健脾,解郁除湿。
药用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苏梗、泽泻、石菖蒲、郁金香,炙甘草、远志等。服3剂后进食增加,唾液减少,可与人交谈,舌苔变薄略黄。
上方加入莱菔子,黄芩,服3剂后症状全部消失,进食、语言恢复正常,舌脉正常。
体会
患者涎液满口、苔白厚腻、脉沉细,为脾虚湿郁,脾虚则湿不化,气不畅,湿甚则上蒙清窍,气不畅则情志郁结。用四君汤健脾化湿,泽泻利尿使湿从小便出。藿香、苏梗芳香化湿,菖蒲、郁金开窍解郁。
服药后苔略化黄,为化热之象,加黄芩清热,更加莱菔子理气化痰,故再服3剂痊愈。
抑郁症、焦虑症这类病,最终治愈还是要依赖于中医。
要是躁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这样的,要看情况,不一定能彻底治愈,能控制住不复发,也要比现在的情况好很多。
中医用药的好处是不会有后遗症,不会让人变得傻傻的。
中医治疗的好处就是一旦成功了,就摆脱了西药的控制。
之前我们也说过,对中医,要是你自己有能力自学,也是一条道路。
再说一遍,精神问题,是气病。
是气病,就必须要从整体去把握。治好了这里,坏了那里,按下葫芦起了瓢的事儿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