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人间芳菲四月天,育才学子与“四学会”有约。七中育才学校对每位学子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的殷殷期望,一年一度的“四学会”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求知、在活动中成长。
4月22日下午,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汇源校区初一年级全体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成都七中林荫校区。
谆谆教诲明方向闻之如甘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同学们齐聚七中音乐厅,易国栋校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百年名校,文化养校”,易校长介绍了百年七中的办校历史、文化理念及优秀校友杰出成就。“全球视野,中国脊梁”是成都七中的培养目标,易校长鼓励同学们树立初中奋斗目标,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和家国情怀的学生。为孩子们指明了未来的求知之方向,播下了走向卓越的种子。同学们被七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卓尔不群的文化所震撼!孩子们认真记录所闻所感。正如易校所说:“珍惜寸阴,育才学子们还有无限可能!”优秀学长如是说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三位毕业于七中育才学校的七林优秀学长分享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与成长之路,谈感悟与收获,谈方法与经验,娓娓道来,倾囊相授,以生动的事例告诉学弟学妹们:成长路上难免有挫折、考验,勇敢尝试,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王子一点学长就如何选择方向和把握节奏两个话题进行了分享。他鼓励同学们多尝试,慢慢找寻最擅长、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习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比如平时疯玩考前狂刷题,同学们要学会把压力分摊到平时。杨宸頔学长以“选择、平台、氛围”三个关键词串起整个分享,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成都七中竞赛班的选拔情况。“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而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戴予言学长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在七中读书的独特体验,“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理想与现实如何统一”、“世上没有现成的成功之路,我们要为自己开路”,字字箴言,饱含深情,予言学长真诚的分享、深邃的思考让学弟学妹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向着卓尔不群之路进发!
三位优秀而谦逊的学长,是七中的骄傲,是育才的骄傲,更是学弟学妹的榜样,一言一语间,见智慧,显情谊,激励着每一个育才学子。校史馆内藏底蕴“墨洗一池,垂范百年”。走进校史馆,沿着七中林荫的百年历史脉络去探寻,珍贵的校藏文物吸引着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校友墙上众多家喻户晓的名字让同学们忍不住惊叹!七中育才的学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见证了它走过的不凡历程,更目睹了它今日的耀眼辉煌,追梦的种子就这样扎根在每个育才学子的心里。英才学林正流芳漫步在七中林荫墨香四溢的校园中,身心沉静。偌大的校园整洁明亮,庄重大气的教学楼掩映在参天大树之间。涓涓细流,过处留芳;亭阁伫立,雅致古香。满墙攀缘的爬山虎、洁白素雅的七里香让校园绿意盎然、芳香四溢。林荫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因百年历史的沉淀别有韵味,又因当今无数学子的辉煌成就而温润生光。谆谆教导寄期望,优秀学长明方向。七中之行,学弟学妹感慨颇多:
水井坊校区初一14班徐孟君:上午,我们聆听了吴明平校长为我们诠释的“四学会”活动的意义——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从而我们知道了做人不能只看学习,还要看品德与素养,要有一个高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优秀的自己,做人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七中育才的学子要担当大任,兼济夫下。叶老师的演讲了也深深打动了我。那一百年,是最凄惨的一百年;那一百年,见证了中国经历的无数苦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易校长的讲话,让我们明白要珍惜每一次机会,多与勤奋,智慧的人同行;为学,要博雅而严谨;为人,要品德至上。
汇源校区初一12班王悦乘:走进百年名校——成都七中,高大的树木矗立其中,碧绿的藤蔓盘绕楼墙。百年来,从林荫走出了多少国家栋梁:有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有搜狗、B站的董事长,有获得拉马努金奖的数学家……这里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对沧桑人世的笃定和深沉的育人情怀。这里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更有着对国家的感恩之情。他们阳光向上,富有激情;他们沉稳大气,坚韧不拔。仰之弥高,望着幽远深邃的长廊,我希望我与同学一起,不负韶华,携手并进。在未来,我们相约在这道长廊!
水井坊校区初一9班姚祎文:什么是四学会?学会哪些东西?为什么要学会?吴校长给了我们答案,他还告诉我们:学会做人最重要。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和求知。刘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抗疫的故事,我们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坚定与勇敢:因为前方永远有光,后方永远有爱,我们,无所畏惧。叶老师给我们讲述党史,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我们学会了青年学子们应有的那份责任与担当。如何走向成功?学长的发言给予了我们回答:首先要进入七林,还要找准方向,有意志力和创新力……那为什么选择七林?只因为它平台更高,氛围更好,能成就更好的我们。结束了听报告的一天,但开始了我们奔向七林的漫漫长路。今天,是我们成长历程中一次新的出发,也必将成为我们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灿烂!
汇源校区初一14班周子杰:七中林荫的学长在分享中不约而同地提到“方向”二字,明确清晰的方向,选择适合的道路。“学会取舍,扬长补短”无不是宝贵经验。易校长提出的“全球视野,中国脊梁”深深震撼着我,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水井坊校区初一3班周子越:七中的校园流淌着文化的气息:楼多由“求知”为主题来命名。如“审是楼”、“致知楼”……字体从繁篆到简楷都有,共同点是方方正正,有七中人正直的骨气。七中的校园很精致,它诠释了易校长和吴校长提到从小事做起的精神,漫步其中,没有一处不典雅:教学楼之间开辟了一处水塘,清澈见底,旁边栽有芭蕉,树上恰逢花放,一路幽香,源头一道浅浅细细的水柱,从精致的假山中泻下,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七中的校园很包容,既有现代充满活力的运动场馆,又有爬满常青藤的老楼;既有条石砌成的大道,又有碎石铺成的小路;既有宽敞大气的广场,也有林荫庇护的流泉;既有埋头苦读的宁静,也有活力四射的热闹……求知应如此,融会贯通,海纳百川,博百家之长,方有收获。七中,是一个链接,无尽的远方,无穷时光,无数的人们都和它有关。格物致知!
汇源校区初一年级11班权姝羽:走进七中林荫,小路旁绿树成荫,一阵微风袭来,扑面而来的书香之气。穿过蜿蜒小道,我们走进了明亮的大讲堂,聆听教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宸頔学长的发言,他说:“班级的氛围会影响个人的发展,所以在学习上,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积极讨论,开拓思路。”这次参观活动更让我明白“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愿我们不负韶华,努力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融德育于活动之中,七中林荫浓郁的学习氛围、优秀学长学姐的奋斗精神浸染着每一位育才学子,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拨云见雾,孩子们必将更加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的步伐。让我们守望初心、静待花开!撰稿:骆巧倩、杨丽颖
审稿:陈开文、游文华、杨海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