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千年,潞党参再成养生新宠

在刚刚举办的龙城中药材“三新”博览会上,名企荟萃,客商云集。党参、连翘、苦参、黄芪、黄芩、远志、柴胡、山楂、酸枣仁、款冬花等道地北药广受热捧,求购签约,现场询购,场面热烈。

潞党参再成养生新宠

龙城中药材三新博览会上,道地潞党参等养生药材产品最是人气爆棚,成为争相购买,食用保健的养生新宠。

山西自古就是道地药材产地,而且不乏名响全国的优质品种。正北芪、潞党参都因产地得名。清朝,北岳恒山的黄芪就以名贵特产进贡朝廷,后来还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名贵药材。古潞州(今长治一带)因为所产党参品质超群,被医家誉为“长参之宝地”。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早在北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美食家的苏东坡烹煮食物即常加以药材养生滋补。清代是养生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清廷御膳十分讲究食材与药材的养生搭配。康熙帝喜食鹿肉,每年逢秋,常率王公大臣前往热河狩猎,炖煮鹿肉时,佐党参同煮,以求补精养气,益寿延年。

潞党参道地渊源考证

党参最早始见于清《本草从新》,其后《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著作都有记载。《本草从新》谓:“按古木草云:参需上党佳。……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至清代医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新的药材品种,定名为“党参”。

关于党参的形态,《植物名实图考》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

《壶关县志》[清]著有《种参说》“清乾隆29年至民国元年,平顺改县为乡,东南部归壶关县辖,即现在平顺党参传统的种植区域”,说明平顺种参的历史至少始于清代中叶。

《山西中药材资源》()记载,党参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全国多数地区引种。党参因分布区域广、产地多,质量差异大,但以山西潞党最为著名,为地道药材。

不同产地党参中有效含量对比表

山西潞党参主产于平顺、黎城、武乡、陵川、壶关、长治、长子、五台等。平顺位于上党地区东南部,为党参的地道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参条纤长、质厚味纯、皮黄肉红、色泽鲜艳,如横断参条,可见明星点点,整体呈“虎头凤尾菊花心”,三五叶、松花头、花淡黄、有芳味,其药用价值上乘。平顺党参最重可达克左右,人称“党参之王”。

潞党参

潞党参一支难求

正来潞党参

党参,清代之前为上党人参。历史上,人参的野生分布遍及华北山区,特别是太行山脉。五代时后蜀韩保升所著《蜀本草》载:今沁州、辽州、泽州、箕州、平州、易州、檀州、幽州、妫州、并州并出人参,盖其山皆与太行连亘相接故也。北宋苏颂在《图经本草》里也写道: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苏颂还认为,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俱不及上党者佳。可见历代医家都认为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晋城、晋中市一带)出产的人参质量是最好的。

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市面上就再也没出现过上党人参。有考证认为,上党主要的人参产地紫团山在元朝遭遇了严重火灾,导致人参的生长环境被破坏而区域性灭绝。李时珍曾言: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意思是民间采不到参而官府逼迫甚苛的缘故,说明当地资源日臻枯竭。然而,上党灵秀地,人参真故乡。上党平顺县种参的历史始于清代中叶,至今仍有种植。

平顺药农种植党参

平顺初加工仓储基地

潞党参口服液是今年一月山西正来上市的国内独家中药口服液,只有一味潞党参药材,不加任何添加剂和其他成分。潞党参是道地的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的药材,产于山西长治。

潞党参原料种植要求极高,种植环境的海拔为~米,两个人10天只能种植一亩,且加工需要人工的三揉三搓。潞党参口服液每支当中95%都是纯浓缩液,氮气保存,其多糖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

潞党参主要用于脾胃调理,肺部虚喘咳嗽,气血亏虚引起的诸症如失眠,女性月经不调及痛经及放化疗后的调理,并可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对于脾胃失调气血亏虚的亚健康人群具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潞党参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目前全国没有副作用的反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图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jiangj.com/yzfb/2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