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百花人养花,花养人远志中医343期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中国是饮食大国,对食物的追求,可谓发挥到极致,食材简单,用材平常,却尽现五味调和的饮食之道。伟亮老师不会做饭的人,学不好中医,五味调和之道,就是用药之道。不会做,但是你一定要会说,倒是有点看景不如听景的味道。前段时间采了一点山桃花做了点酱,和玉兰花饼,真是一朵春花在舌尖,淡淡的香味,整个心情你都会感到舒畅,大好的春光,不如尽享春之美味吧!

历史最有名的女皇武则天,不但是政治高手,对美容养颜也是造诣颇深。则天皇帝与牡丹仙子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据《隋唐佳话录》记载,花朝节(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那天,武则天命宫女游园赏花,看着百花齐放,便突发奇想,命宫女采下大量各种花朵,回宫按照她设计的方法,和米捣碎,蒸制成糕,即名“百花糕”。每逢花朝之日,她都用这种香糯可口的点心作为礼品赏赐群臣。

武则天后,鲜花入馔之风日盛,并相继出现《山家清供》、《养余月全》等记述烹调鲜花的“花馔谱”。

据《酒小史》中记载,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酒,他将松花、槐花、杏花入饭共蒸,密封数日后得酒,饮后挥毫作了《花粉歌》:“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齐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清代进士袁枚则更嗜食花,他春天食玉兰,夏天食荷花,秋天食菊花,冬天食腊梅。

我们来看一看在《山家清供》中古人对食花的境界吧!人物介绍

林洪,南宋晚期泉州晋江人,擅诗文,对园林、饮食也颇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供》一书中著录了大量宋代泉州著名的菜谱,描述了山居人家清淡饮食的清雅韵致,多来自民间,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讲究、细致,可以称作当时民间生活的一幅风情画卷。

小贴士《山家清供》

梅花汤饼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泉州的紫帽山有高人,曾经做过这种食品。开头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做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用梅花样的铁模子凿出来。等煮熟了,才放进鸡清汤内,每位客人只二百多个花,可想吃一次就忘不了。后留有玉堂元刚的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小贴士《山家清供》

松黄饼

暇日过大理寺,访秋严陈评事介。留饮,出二童。歌渊明《归去来辞》,以松黄饼供酒。陈角巾美髯,有超俗之标。饮边味此,使人洒然起山林之兴,觉驼峰、熊掌皆下风矣。春末取松花黄和炼熟蜜匀作,如古老涎饼状。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延永纪算。

闲暇无事到大理寺,造访秋岩陈评事介。被主人留下喝酒。一会儿出来一两个童仆。唱陶渊明《归去来辞》,并用松黄饼来佐酒。陈戴着角巾留着美髯,一副超俗的样子。边饮酒边品松黃饼,使人由然生起山林之兴,觉得驼峰、熊掌都拜下风。松黄饼的做法是春末取松花黄和炼熟蜜拌匀制作,像古老的涎饼一样。不只是香味清甜,也能养颜健脑,增强记忆力。

我们从小到大,食花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吃槐花了,当然,用瓜秧上瓜花,用蛋清和面裹和炸着吃也是很美味的。在《山家清供》中还有记载一种美味槐叶淘,在夏天采摘高处长得好的,用开水煮一会儿,研细滤清,和面作淘,就以醋酱做成调味汁。

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可以泡茶或者做成酱食用。也可以用盐腌渍后做成盐渍花食用。心中美处处皆美。

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鲜花。人体的体质有个体差异,有虚实寒热之分,所以选什么花来饮用,用多少量,还需根据自身体质。

“花中自有不老方!

---结束---

远志中医

心怀远志中医当归

养生

实用

生活

态度

传承

分享

长按识别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jiangj.com/yzfb/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