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田镇大洋地村
是福建省重点扶持的移民村
也是第一批与邱家山林场合作的示范村
近年来,姑田镇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实施“场村共建”新模式。
多措施促振兴1
积极谋划、探索“支部+林场”共建共享新模式
深入实施“支部+林场”共建模式,大洋地村提供土地、森林资源等平台,由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进行项目投资,共建“森林公园大洋地景区”打造集林业科普、休闲生态旅游、巫家拳传承及实践体验、烧烤农家乐为一体的文旅项目。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合人文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水体景观及“三农”景观,设置了“林业科技示范区、客家文化展示区、森林生态体验区、森林旅游探险区”四个主题区域。
2
党建引领,打造整洁优美新环境
以“生态绿韵、文明林场”为党建品牌,大洋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干部联村、两委联片、党员联户”作用。一是积极开展“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共拆除危旧房、旱厕24栋余平方米,实现旱厕清零,村内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二是实施全村房屋统一整治工程和“竹篱笆”工程,实现全村白墙黛瓦,民居错落有致,村庄环境井然有序。三是发动村民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让村庄常态化保持干净整洁,实现村庄环境与森林公园高度融合。
3
文化引领,营造风清气正新文明
一是打造廉政文化园,因地制宜,利用“百花园”“百草园”“百树园”等,充分挖掘各类“花草树”中“廉洁”因子,寓政治清廉生态于自然清新生态一体,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注入新时代廉政文化的新内涵。二是把“无私、友爱、和谐”的移民精神作为大洋地村村规民约的基础,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及家园清洁、爱老助老等志愿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4
产业富民,共享宜居宜游新成果
建立场村合作发展机制,拓展合作经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发展方向。充分利用邱家山国有林场技术优势,建设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发展“林场+农户”的模式,让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资源入股、劳务收入、效益分红等渠道增收致富,调动群众参与林下经济积极性,促进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示范基地为大洋地村民免费提供药材苗木、灵芝菌种,下派科技特派员到现场服务栽植培育技术、共享销售渠道等途径,努力建成一批上规模、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将林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带动村民通过林下种植黄花远志等药材、仿野生紫灵芝、香菇等栽培增收致富,让老百姓共享绿色生态福利,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乡村。
邱家山森林公园大洋地景区,特别是森林公园建设中的生态科普基地、廉政文化园,吸引了大量的周边游客,目前景区每月接待游客余人次,通过游客抖音宣传等模式,有效提升了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带动村民发展森林人家餐饮业,农产品销售业,为村民创造经济收入余万元。林下经济种植试种取得成功,正在向群众推广普及中,已有10户村民参与灵芝种植,户年均增加收入近2万元,“场村共建”模式取得初步成功。
编辑:陈雨柔
责编:李晓芳
审核:邹小军
监制:林燕明
供稿:姑田镇振兴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