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YuanZhi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釆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抽取木心晒干。其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之功。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汉代有去心法(《中藏》),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汤侵法,并提出“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雷公》)。宋代有炒黄、甘草煮、生姜汁炒(《普本》)、酒蒸(《鸡峰》)等方法。明代有来泔浸(《普济方》),甘草水和黑豆去骨后姜汁炒(《入门》),灯心煮(《奇效》)猪胆汁煮后姜汁制、泔制(《准绳》)法等。清代增加了蜜蒸(《解要》)、炙(《金鉴》)、甘草汁炒,炒炭(《治栽》)等炮制方法。并有“去骨取皮甘汤渍一宿,因苦下行,以甘缓之、使上发也”(《本草述》)及“来泔水浸、捶碎,用去心,不去心令人闷绝,再用甘草汤泡一宿,漉出日干,或焙于用,生用则戟人咽喉”(《得配》)的阐述,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甘草汁制、蜜炙等。现版药典收载远志和制远志。
该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以皮厚、条粗者为佳。
参考文献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