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与小荣先生年相近,相识逾廿年矣。小荣先生因家庭条件所囿,学书较迟,近不惑之年才搦管濡墨,自握管来,取法明确,相对专一,廿余年仅习三帖,乃无暇博涉之故。行书学米襄阳《苕溪诗帖》,此帖乃米芾中年代表作,用笔洒脱凌劲,结势欹中求正,米芾把天真自然抒情达意作为审美理想。
董其昌云:吴兴书易学,米书不易学。古今书坛大才多疯颠,如张颠、醉素、米颠、杨风子、徐渭等等,乃超常人思维,无奇无怪。小荣先生谦谦君子,处事低调,不事狂傲,习之多年,难有大进,遂改习孙虔礼《书谱》。
康有为云:“学草书先写智永《千文》过庭《书谱》千百过,尽得其使转顿挫之法。形质具矣,然后求性情。笔力足矣,然后求变化”。启功云:“唐孙过庭《书谱》,议论精辟,文章宏美,在古代艺术理论中,可称杰构。其所论,于其它艺术,亦多有相通之理,不当专以书法论视之。原稿草书,笔法流动,二王以后,自成大宗”。孙过庭《书谱》不仅是书法理论史的夺目篇章,且是书法史的草书名作,《书谱》温润圆熟,淳古典雅,晋字格调。小荣先生选习《书谱》,可谓一举两得,理论书艺双修,眼手功夫俱进。其临写《书谱》多年,窥得草书门径,用笔“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衅挫于毫芒。”通透《书谱》圆方,转折,顿挫之法,结字疏放有致,体势多变,无故作之态,可谓功力渐深,眼界渐高。
年春,小荣先生参加省书协培训中心瑞金高研班学习,临习清吴让之小篆,吴让之是邓石如的得意弟子包世臣的门生,故也是邓石如的再弟子。吴让之篆书在笔法上直接邓石如,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工整平稳,结体上紧下松,上密下疏,生动华美,飘标欲仙,颇富装饰意味。庚子秋在瑞金市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上,尝见小荣先生临吴让之小篆之作,结体舒展,使转自然,笔意流动,尤在线条连接转折处,颇得吴让之小篆形神,风格明显。
小荣先生职于瑞金市剧团,专司音响事,常年随团外出或下乡演出,少有闲暇,在年过半百且发际线日益后退的人生阶段,参加省书协培训中心高研班学习,自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志在书艺进步,余尝数次约往小荣先生工作室所,几上法帖、纸、墨、笔、砚俱全,废纸虽未三千,墨香却也氤氲,似一日不能离文房之物也。虽说小荣先生手不释帖,但也不算特用功,感觉其学书不急不慢,自然而然,似乎“慢慢划船先到岸”,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生活而艺术”,不为墨所磨。余多见其临作,少见其创作,其以临帖为乐事,不疲不倦,似乎在古人经典法帖的桃花源里怡然自得,诚如古人云: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小荣先生嗜茶,略通茶经,每见佳茗喜欲狂,必煮而品之。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时代,小荣先生甘于寂寞,坚守传统,深入经典,从容不倦。小荣先生的书法艺术已具相当水准,只要坚持,再加用功,全力打进去,定能辟出桃源之境。
(庚子秋草于问梅草庐刘小明)
王小荣艺术简介
王小荣,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瑞金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书法作品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全国新农村楹联书法大赛优秀奖,入展江西省第三届青年书法展,江西省第四届青年展,江西省第六届青年展,江西省首届楹联书法展,江西省第三届楹联书法展,江西省第三届书法临帖展,江西省第九届书法临帖展。
HAPPY
NEWYEA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