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21.html
4月14日,香港影星黄秋生凭借《沦落人》获得的了最佳男主奖,击败同时入围的郭富城和周润发,成为新一届的金像奖影帝。
这已是他的第五座金像奖杯,第三次获封金像影帝,而距离他上次拿到金像奖最佳男主已经悄悄过去了20年。
黄秋生可以说是香港电影圈一个怪胎。演技精湛,但是却出演了大量烂片,包括三级片。
因为在微博上肆意妄言,黄秋生被扣上“港毒”“毒舌”等标签,遭到无数人的唾弃和责骂,许多人甚至呼吁香港影坛彻底封杀他,抵制他所出演的电影。
之前就因为在ins上大骂《流浪地球》是烂片,认为电影中将地球推着离开太阳系完全是扯淡,而且用自卑感重来形容国人再次开罪全体国人,招致骂声一片。
这已经不是黄秋生第一次招黑了。
黄秋生本人对这些言论和责骂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和他熟悉的香港艺人更是笑称:和黄秋生认真你就输了。
因为黄秋生从来都不是一个按正常逻辑行事的香港影人,向来以“臭嘴”而著称。
你从他的微博名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乖张,“黄秋生字小草号远志又名黄老邪”,这是黄秋生在新浪微博的名称。
是的,黄秋生在整个香港基本就是个邪气十足的异类。
连他的整个身世和经历在整个香港影坛都找不出第二个那么曲折和奇葩的。
1
早年的黄秋生一直被人称呼为“鬼佬”,这自然不是什么好的称呼。
他是个中外混血儿,也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黄秋生自己曾说,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拍成电影,第一个镜头应该是父亲上飞机走掉的情景。
关于父亲和父亲给他带来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甚至影响到他的一生。
那就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年的5月中旬的一天。
一个名叫FredPerry的英国驻派香港的外交人员拎着皮箱打车匆匆赶往九龙的启德机场,他要赶往澳洲,那里有他真正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在等他团聚。
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不知道他是否想起被他遗弃在家中的那个名叫黄尊仪的香港姑娘和一个英文名AnthonyPerry的四岁男孩。
可惜这个情况,香港姑娘黄尊仪毫不知情。
老Perry离家的时候只给小秋生留下一封信,告诉他,如果做一个Goodboy(好孩子),他这个父亲会回来接他们。
黄遵义得到的承诺是,老Perry只是去澳洲公干,等一切稳妥后就会带着母子俩去澳洲定居,那里气候温暖,各种福利更好。
当时香港正处于一股政治波动之中,街面十分混乱,加上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香港失业率激增。
年暴动,不少人甚至用自制的炸弹与港英当局搏斗。
那时很多普通香港人都期盼着能离开香港,去往更加安全和先进的欧美国家,能移民安居到还是香港宗主国的澳洲,也是很多香港人的梦想。
黄尊仪很相信眼前这个风度翩翩的英国男子,亦如当初自己初到香港闯荡,遇见老风度翩翩的老Perry一样,她对老Perry的话深信不疑,对未来充满憧憬。
2
黄尊仪是广东人,父亲死于战火,后来随着母亲逃难到香港,战乱的中国,有无数人在漂泊中,把香港当成了避风港。
黄尊仪因为没什么技能,只能四处随母亲靠给人做帮佣维持生计。
不过好在黄尊仪有副好嗓子,闲暇时会在一些外国人俱乐部驻唱赚点小费,也因此结识了时任英国领事馆救助专员的FredPerry。
因为长期的劳作和作息不稳定,黄尊仪患上了肺炎,FredPerry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面貌娟秀,性情温和的姑娘。
知道黄尊仪患病后,作为领事馆的官员老Perry时常带着礼物假公济私去黄尊仪家里表示慰问,一来二去,俩人终于擦出了火花。
不过,FredPerry并没有告诉黄尊仪自己其实在英国是有家室的,这点可能他也觉得没有什么,当时很多英国在港的官员为了排解寂寞,都或多或少在香港有着自己的女朋友和情人。
这些异国恋除了少数有着幸福美满结局,多数都是随着英国人突然返回国内,无疾而终。
黄秋生出生于年9月2日,因为是秋天出生,老Perry离开后,母亲黄尊仪就按自己的姓氏给他取名为“黄秋生”。
同是这一年,黄秋生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个“贵人”也出生在香港九龙,他叫邱礼涛,父亲是香港九龙运输业总商会主席,家境优越。
不过,一个是富二代,一个还是被人称呼为“杂种”的低贱崽子,看不出有什么交集。
此时,随着黄秋生父亲的突然离去,孤身抚养黄秋生的母亲生活艰难,也时常受到来自各方的嘲弄和侮辱。
原本开朗、爱笑的母亲黄尊仪的性情在老Perry离去后随之发生了巨大波折,时常有自杀的念头,甚至会拉着年幼的黄秋生一起自杀。
一次,心情极度抑郁的黄尊仪故意将洗衣粉充作奶粉喂给黄秋生吃,小秋生吃完后立即口吐白沫,大哭不止。看见孩子惨状的母亲终于崩溃大哭,医院插管、洗胃,这才算救回小秋生一条小命。
而本身体质就不好的母亲因为要养活自己和孩子,只能连续做帮工,身体变得越发孱弱,时常晕倒,甚至因为没钱交房租屡次被房东赶出家门,
黄秋生后来回忆道:“有次随母亲回家,按门铃明知道里面有人,但就是不开。坐了两个小时后,后门开了一个缝,行李被丢出来,然后门就被关上了,就像是打发乞丐一样。妈哭了,我让她不要哭,拿起行李就带着我妈回家。”
这些点点滴滴的悲痛记忆镌刻在幼年时黄秋生的脑海里,也塑造出他后来桀骜不逊的性格脾气。
为了躲避流言蜚语,童年时的黄秋生和母亲搬到相对房租便宜的湾仔,黄秋生依然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被街坊邻居骂作“番鬼仔”。
因为他没有父亲,又被遗弃,屡屡被成年人嘲笑,被同龄孩子丢东西侮辱打骂。
黄秋生一度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表痛苦不已,甚至想到要去毁容。
事实上,黄秋生父亲返回英国后,和母亲黄尊仪还有电话联系,偶尔会寄点钱给黄尊仪。但是大部分情况都是对母子俩不闻不问。
单纯的黄遵义依旧对孩子父亲充满希望,期望他能有一天回来看望母子。
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黄秋生八岁时,得了幼儿肠疝气住院治疗。
为了筹措医疗费,黄尊仪只好打电话给他父亲老Perry,没想到对方竟然拒接,因为长途电话太贵。
直到黄尊仪不得不又借钱打了香港付费电话,才听了电话。
结果自然是老Perry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无耻,拒绝了支付医疗费的请求,理由是“其实我很穷,我老婆得癌症,我用了很多钱。”
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黄尊仪才终于筹到了黄秋生的医疗费,终于对老Perry完全死心,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3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港英政府开始弱化各种政治派别的争斗,着力打击各种贪污腐化,同时逐步提升社会福利事业,加之整个世界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香港已经迈入繁荣、富强、文明的新社会。
可惜此时的黄尊仪母子还没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迫于生计,黄尊仪选择了改嫁,作为条件,黄秋生被当做家里不受欢迎的人被冷漠地送到了一所寄宿制中学。
在那里,黄秋生依旧因为自己的长相和背景被欺凌,被排挤。
但是他开始学会用拳头来捍卫自己,学会用颗冷酷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这时的黄秋生陷入到极度的自卑中:一方面认为自己“中不中,西不西”,像个人人喊打的怪物;另一方面,对父亲背景一无所知的他把父亲的离去理解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父亲才抛下母亲和他……
因为实在受不了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偏见和嘲弄,黄秋生中学没念完就自动辍学。
母亲这时因为改嫁,也有了新的家庭,根本顾不上他。
年,还不满十八岁的黄秋生开始流落到社会,最开始在家汽车修理厂做学徒,因为打架,被开除。
后来陆续去做过花店快递员、办公室的勤杂工,还做过装修工人。
几乎每次都因为打架丢掉工作,颠沛流离。
打架的原因也如出一辙:因为反抗别人对自己长相和家庭的羞辱。
因为没钱租房,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蜗居在一栋破旧公寓的顶层的废弃水箱里。这个水箱千疮百孔,不但冬冷夏热,下雨天还漏水。
就是这样的环境,黄秋生一住就是数年。
今天很多人都在骂黄秋生是“港毒”,可谁知道,年轻时的黄秋生是地地道道的“港左”,曾热衷和许多香港左派一起上街游行,抗议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落寞,甚至还设想串联一场自下而上的起义。
70年代的香港,思想左倾的青年很多,全港万人,左派占了1/4多,他们单纯地反对港英殖民统治,信仰社会主义,热爱新中国。
黄秋生曾和继父一家去广东中山旅游,因为对继父和当地兜售土特产的农村女孩砍价,心里极为不爽:“你们那么有钱,几毛钱一条的东西,你还说两条吧,你怎么忍心讲价呢?你明明可以把所有的甘蔗买下来。”
黄秋生还想跑回内地参加共青团,因为感觉自己缺乏理论力量,他进入书店开始研读包括《资本论》在内的许多左派书籍,直到他接触到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圣西门和傅立叶的著作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但是他依旧保留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只要看不顺眼,都会怒怼一番。
而这个时期,那个名叫邱礼涛的香港“富二代”还在高级中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不过他开始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家庭关系,他看了不少电影,也结识了一些影视圈的前辈。
邱礼涛的爱好始于十七岁,他用父亲的一台八毫米的摄影机拍了几条片子,在家里和学校播放后,深受好评(也可能只是大家泛泛的赞美之词),但是这个长相并不俊美的年轻人深受鼓舞,从此决定自己要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不过,家里人不以为然,因为当时香港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阶段,运输业是热门,家里人希望邱礼涛能读完大学就回家里子承父业。
年,20岁的邱礼涛已经进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修读电影,他铁了心要进入当时十分热门的电影圈。
这一年,同为20岁的黄秋生依旧每天为生活而奔波。
只要能赚钱,他甚至对喊他"鬼仔”的人已经可以笑脸相迎,毫不在乎,
此时的黄秋生和邱礼涛依旧毫无交集,俩人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成长着。
这时有人开玩笑说黄秋生的长相既然那么像个老外,干嘛不去电影公司试试,扮演个“老外”角色,既不算辛苦,还能贴补家里。
黄秋生对这个原本有些戏弄的建议当了真,果真毛遂自荐去了片场扮演一些影片中的“老外”角色。
因为没有什么名气,这些角色多半不是被中国人痛殴的“老外”,就是没什么台词的“洋鬼子”龙套。
在片场厮混了一年,黄秋生对表演并没有多大认识,依旧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拿着少得可怜的一点龙套演员工资。
不过,他从片场中体会到,只有当专业演员才能被人看得起,也才有更多的钱可以赚。
他也知道想当专业演员,并不那么容易,他自己是中学辍学,文化不高,想去考相关的艺术院校,既没钱也没那份文化功底。
4
就在这时,命运之门似乎对黄秋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年,香港亚洲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演员训练班,意在培养新的电视艺人。
亚洲电视前身是丽的电视,为了给电视节目输送合格专业的艺人,之前已经陆续十多年开办了自己的演员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后来的香港影视艺人,在艺人的培养方面经验极其丰富。
像后来著名的汪明荃、梁小玲、刘松仁、麦当雄、万梓良、周丽娟、林国雄、何家劲等艺人都是丽的自己的培训班出来的艺人。
黄秋生是在片场得到的报名消息,他清楚知道这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当时的艺人培训班既不要求报名者学历,还因为是内部训练后输送人才,几乎不收取任何学费。
听到这个消息,黄秋生没卸妆,毫不犹豫就跑去现场报了名。
黄秋生参加的是丽的电视改名为亚洲电视后所举办的第一界演员训练班,他同班的同学就有后来著名的吴毅将、李嘉玲、麦翠娴、以及“石榴姐”苑琼丹。
在训练班时,当时的教学完全是实践教学,这边上课,那边就有公司的某部戏会安排上戏。
不用问,黄秋生是无名之辈,只能当配角,依旧是跑龙套。
不过那时的黄秋生是真正的“花样美男”,清澈的眼神,深邃的五官,颜值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小鲜肉"。
半工半读了两年,黄秋生终于对表演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意识到那种简单培训班的演艺技巧教不了自己太多东西,其后凭借电影《Y89代》出色表现,顺利进入香港演艺学院深造,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
在演艺学院读书的三年,黄秋生刻苦努力钻研表演,几乎每个大戏他都是主演。
年演完法国舞台剧《大鼻子情圣》后,法国文化协会专门写信到学校表扬他。
专业的培训使得黄秋生在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什么书都看。
但是他看得最多的还是红色文学,尤其推崇伟大领袖的著作。
黄秋生曾做客《康熙来了》,不顾场合随口就背诵出完整的《沁园春.雪》,让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一脸的懵逼和尴尬。
年,黄秋生正式签约无线电视,成为了一名职业艺人,凭借帅气的外表也挣得了几部戏的男一号、男二号,但是在当时特殊环境下,因为他混血的外表,只能演反派。
这时期,“富二代”邱礼涛已经大学毕业,在亚洲电视做了几个月编导后,觉得无聊,于是爱好文艺的他陆续创办了《中国青年周报》、《大影画双周刊》和《影艺》半月刊,还同时担任多份文艺期刊的主笔。
家里人多次表示,再没什么建树,就滚回家里去继承数百万的家产,好好子承父业。
邱礼涛的兴趣依旧是电影,并对电影摄影情有独钟。因为家里的关系,邱礼涛很快就担任了电影《英雄好汉》的摄影师一职,总算一只脚踏入了电影圈。
这时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十分帅气的小伙,黄秋生。
介绍的原因并不是大家都是影视圈的人,而是因为大家都是摇滚爱好者。
邱礼涛除了喜欢文艺,平时也听音乐,最喜欢的还是摇滚乐,特别是重金属的摇滚。
一头长发,长相粗糙的他往往被人误会是个摇滚乐手,而没人想到他其实是个导演。
事实上,黄秋生对摇滚的热爱比邱礼涛更要狂热的多。
黄秋生在训练班时候开始接触音乐,特别是接触摇滚乐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但自学了吉他(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他叼着烟卷潇洒地弹唱《美丽的梭罗河》的场景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他和姜文至今还是惺惺相惜的好友),还和当时几支例如beyond、达明一派、太极这些知名乐队组合有着密切接触,私下参与过他们的演出。
有乐队听了黄秋生私下创作的几首歌曲后,屡次鼓动他脱离电影圈,加入音乐圈。
黄秋生和邱礼涛的熟识就是从彼此闲聊熟悉的国内外摇滚乐队开始。
俩人聊天时候,多数都是黄秋生侃侃而谈,邱礼涛就是听。
黄秋生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往往一言不发,熟悉的人面前就是个止不住的“话痨”。
不过,当时脸庞俊朗,一生文艺气质的黄秋生可能并不知道他面前这个长相酷似摇滚乐手的“公子哥”在心里正在悄悄琢磨着黄秋生:如果这张英气十足的面孔狰狞起来会是什么模样?
黄秋生也没意识到眼前这个和自己畅谈摇滚乐的“长毛怪”会是影响自己一生的大导演。
5
也无所谓,因为他在无线还有很多在当时也是籍籍无名的影视圈朋友,比如好友刘青云、吴镇宇,监制杜琪峰等。
在无线时候,他像完成任务一样,参与了《天若有情》、《人海骄阳》等剧集的拍摄。反正就是拍片拿工资,拍什么不是拍。
不过,他心里还是希望拍电影,在当时拍电视远没有拍电影那么风光,报酬也相差许多。
无线和香港其他电视台一样,对自己的艺人采取的是薪金制,也就是说旗下艺人不管拍多少部电视,拿的基本都是死工资。
艺人们按照公司的安排,每天去公司片场赶通告,甚至连去片场的公交费用都要自己垫付,而每月只拿几千元的工资。
只有参演电影了,艺人才能额外从电影公司拿取属于自己的报酬,当然大头也都归了公司,不过依旧比电视台的工资要多了不少。
年,黄秋生终于等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
因为当时片场实行的是日薪,他拍一天戏可以拿到0港币的劳务费,远远比他每月在无线的工资高的多。
黄秋生在无线每月是八千块一个月,拿到钱的第一个月他就兴奋地冲到仍然给人做帮佣的母亲家中,告诉自己母亲不用再那么辛苦,他可以赚钱养活母亲了。
那是黄秋生人生中的第一抹亮色,他每天拿到钱后,都会学着电影里的模样,捏着钞票再空中傻笑挥甩“呵呵,我赚的!”
这部电影名叫《花街时代》,由电影大佬邵氏出品,后来拿到了当年的香港金像奖。
影片中女主角夏文汐的美艳和黄秋生英俊潇洒的外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讲述的湾仔红灯区女人的群像,每到固定日期,就有各类外国人来这里寻欢作乐。
黄秋生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位不知道生父的中美混血儿占美——这和他本人的境遇非常类似,导演陈安琪看中的也正是他这点。
故事和人物都有一种浓浓的张爱玲式的冷漠略带嘲讽的悲凉,金钱和权力掌控的世界,时间无情的消磨着最真挚的爱情。
黄秋生饰演的占美,钱夹里永远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詹姆斯·迪恩,一张是抛弃他的白人父亲。每当有大兵来酒吧,就会询问是否见过这个人。
别人问他找到父亲没?他嘴硬地说“千万不要让我找到他,找到他一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影片中的妓女讥讽他:负心郎生了个神经汉。
二十多年后,黄秋生感慨道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他真实人生的写照。
虽然《花街时代》让黄秋生获得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