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之国bull圣地亚哥慢节奏的

智利,与中国恰巧是以地球球心为对称点的两端,别称“天涯之国”,有一种远在天边的感觉。年春节的南极之旅选择了智利路线,既有智利拥有唯一的飞机登陆南极洲路线的原因(从阿根廷出发必须直接面对德雷克海峡巨浪的挑战),又有神秘的复活节岛在吸引着我的好奇心。记得年6月左右开始谋划智利和南极之行时,“孤独星球”系列中《秘鲁和智利》一书中插着一张“摩艾石像”(MOAI)的明信片。我就默默地对自己说,这次可以到在南太平洋上孤独的岛屿——号称“地球的肚脐”,看看呆萌的大石像了。不管怎样,先从首都开始智利之旅吧。

宁静

年2月8日,我们从广州出发,经过30个小时飞机,跨越了半个地球,终于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降落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机场,生平第一次踏上南美洲大陆。我在《初历英伦》曾提到:“相较于新西兰秀美瑰丽的自然风光,日本整洁有序的城市人文,英国则是以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而让人流连忘返。”智利呢,从头到尾,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慢节奏的宁静。

我们入住的TheSingularHotel位于圣地亚哥中心城区,北部是马波乔河(RioMapocho)和森林公园,南边是圣卢西亚山(CerroSantaLucia)。浅浅地休息了5个小时,我们一家大约在当地时间周五早晨7点后就以酒店为中心四处闲逛起来。

先是穿过一小段步行街区,很快就被两旁充满艺术感的涂鸦建筑所吸引。下图转角处的窗户究竟是画出来的,还是实景?

穿出步行街后,来到了主干道,街上虽然是车水马龙,但不知何故,车流中似乎流淌着一种“静意”,车辆以30公里左右的时速有序前行。会不会是鸽子群旁若无人地觅食,还是两个黑背哥们在公交车站“静候”,都在无声地点缀着这座智利最大的城市的安静与惬意?

逛了一会,我们离开了主街,再以酒店为圆心,转悠到北侧的森林公园。这个森林公园更像市民休闲中心。

这里也是流浪者的家园。

公园北侧就是马波乔河,国内某知名网站用“碧波粼粼”来形容马波乔河,这让我想起苏轼《石钟山记》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年轻

圣地亚哥很年轻,在酒店南侧不远的圣卢西亚山就有建城历史的记录。年2月12日,即明朝嘉靖20年,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以“SantiagodelNuevoExtremo”来命名这座城市。其中的“SantiagodelNuevo”是远征的出资者,“Extremadura”是征服者的家乡。

我在《南极随笔11》里曾提到: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罗斯海、威德尔海、威德尔海豹、阿德利企鹅......这些地名甚至动物名无不在鼓励“探索发现”、“原创”、“创新”,用于激励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远征未知领域。正如西方教材上,很多定理、规则都是以首创者来命名:毕达哥拉斯定理、笛卡尔几何、牛顿定律、莱布尼茨公式、斐波那契数列......从小教育尊重科学,培养探索精神。

现在看来,圣地亚哥“这个老板”通过在16世纪中叶这笔风险投资,取得了一个国家首都的命名权,他无疑获得了永久性、丰厚的回报。

由于南极旅游的原因,对圣地亚哥城的游览拆成两段,第一段是2月8日凌晨到上午的小憩,早晨以酒店为中心的简单漫步;第二段则是从南极回来后从2月16日开始的大概三四天的静静地呆着、晃着。

2月16日早上,我们登上了富有历史感的圣卢西亚山。

圣卢西亚山更像一座小山包,矗立在城市中心,所以照片里往往是历史和现代的无缝交融。其实,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年,征服者瓦尔迪维亚带领名骑兵来到圣卢西亚山,在这里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且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构成了圣地亚哥城的雏形。

在山腰处见到了征服者瓦尔迪维亚。

下图是智利邮政博物馆里陈列的瓦尔迪维亚简要生平介绍。在拉美国家游历,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懂西班牙语。这把我乐衷于泡书店的习惯直接给废了。就因为语言的缘故,在蓬塔阿雷纳斯机场面对着一本介绍南美鸟类的图文并茂的书,我好一阵子纠结后还是没有买,至今后悔不已。

与大英博物馆胸怀世界的设计格局,配置法语、西班牙语、汉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的录音介绍相比,这里的博物馆明显是本土设计。

继续向山顶攀爬。站在山顶,智利首都一览无余。

热情

在历经40多个小时的飞行,变幻莫测的南极天气考验,又在一天之内乘车来回公里游历了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之后,我家的小宝贝终于在圣地亚哥的一座海军主题餐厅吃晚餐的时候发烧了。海军主题餐厅,顾名思义,以海军、海盗为背景的餐厅装潢风格。

总体而言,餐厅的设计评分和餐食素材都很不错,但烹调方法只能说适合西方人的胃。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皮斯科鸡尾酒(Piscosour)。看过了《秘鲁和智利》有关饮品的介绍,“著名的皮斯科鸡尾酒,是将新鲜柠檬汁和糖同皮斯科酒混在一起。很多智利人会在悠闲午餐或晚餐之前来一杯,沉浸于柑橘味的开胃酒中。”在我的鼓动下,团友们几乎每人一杯。尝了几口,感觉到上头之后,我猛然醒悟,被书本上的“开胃酒”给误导了,而忘记了皮斯科酒本身就是一种烈性的葡萄白兰地。

晚饭后,旅行团友纷纷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各种感冒药,八方救援给我们一家带来了感动!两位医生团友也浮现出来,其中一位是在广医院工作的张医生,后来回到广州后经她介绍,还给小宝贝介绍一位老中医,把小宝贝久久咳嗽给治好了。

就在2月16日当晚,我和妻决定放弃第二天一早前往此行仅次于南极的第二个神往之地——复活节岛,接下来几天改成漫步智利首都。第二天上午,我和妻安抚好在床上静养的小宝贝后,经当地华人导游小余的介绍,乘坐地铁,前往南美第一高楼科斯塔内拉中心——办公和商业综合体,包括一个6层楼的购物中心。

上了地铁以后,一个约莫cm、身着蓝色T恤的小伙子走到我跟前,用英语说:“你的相机很好,但挂在胸前很不安全。你是中国人吧?很容易被抢的。”这与导游小余不断的安全介绍不谋而合。

出门前,我也思索过:现在是周日的上午,又在本地人聚集的闹市中心,安全度应该是有保障的。喜欢边走边拍城市剪影的我,还是决定冒一次险。

小伙子见我没有立即行动,又说:“你最好放在包里,没有包,也要藏进衣服里。”看到我用外套把相机包裹起来后,他才满意地笑了,下地铁前,分别和我、妻子握了握手,示意告别“愿你们旅途愉快!”

出了地铁,我找了一对情侣(年轻人会说英语的概率高些)问路,恰好他们也要去科斯塔内拉中心。在他们的热情引导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配置似乎全世界无差别、标准化了。来到中庭,映入眼帘的就是华为手机!

2月17日傍晚,小宝贝基本退烧后,我们跨过马波乔河,来到了贝亚维斯塔区(BarrioBellavista)。这里是一片休闲娱乐综合区。

下面是当地小吃制作小视频。

这片商业休闲娱乐中心附近的路口,有着不少流动艺人。与国内街头艺人不同,这些杂耍艺人随着红绿灯而“流动”。

沿着这片商业区继续向山上步行约15分钟,就是智利的大诗人、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Neruda)的故居。据说,这个建在半山腰的故居是聂鲁达和情人马蒂尔德?乌鲁蒂娅幽会的秘密场所,他还以马蒂尔德凌乱的卷发来命名这座故居——凌乱的秀发。我们是循着《秘鲁和智利》这本书的指引,一步步找到聂鲁达故居,遗憾的是故居正在装修改造,只能窥探一下外围。

后来翻查了一些书籍和网页,了解到聂鲁达“真正”的故居是在面朝太平洋的瓦尔帕莱索海边,诗人对大海喜爱至极。

下一篇,我们就到瓦尔帕莱索看看,这座城市因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结尾处,依惯例展示智利全境地图。她北接秘鲁和玻利维亚,东面隔安第斯山脉和阿根廷是邻居。此行只去了三个城市:中部的首都圣地亚哥,临近的海港城市瓦尔帕莱索,以及南极门户、麦哲伦海峡港口城市蓬塔阿雷纳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anzhia.com/yzcf/6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