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医考研有专硕与学硕之分,专硕的专业课考的是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此科目为教育部统一命题),学硕的专业课考的是中医综合(此科目为学校自己命题)。因各学校学硕要求各异,故远志医研(中国中医考研)此处只分析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学硕的可以参考。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
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熟悉记忆:
熟悉记忆
中医学基础理论,
诊法与辨证,
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
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
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
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医学人文等知识,
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分析判断:
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解释病证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
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证进行分析与判断;
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
并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
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
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